•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加强国际合作,携手推动绿色复苏(国际视点)

2021-06-02 14:20: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核心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刚刚落幕的第二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峰会呼吁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携手推动疫情后全球经济绿色复苏。

  为期两天的第二届全球绿色目标伙伴2030峰会5月31日闭幕。本届峰会由韩国主办,以视频方式举行,主题为“包容性绿色复苏”,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会后发表的《首尔宣言》呼吁通过扩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全球能源转型,推动绿色复苏。中方积极倡导推动疫情后经济绿色复苏,并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受到与会各方高度肯定。

  强调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疫情肆虐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人们意识到,既要应对疫情带来的严重问题,也要面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系列挑战,绿色复苏成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方案和增长动能。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气候危机已经超越环境问题的范畴,对经济、社会、安全等相关领域都产生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国际性问题。国际合作对实现《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各方表示,将努力把绿色复苏作为包容性发展进程,同时考虑到各国不同的国情以及社会和环境脆弱的地区需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发言中表示,要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包容的全球经济复苏,必须构建更加绿色、更具气候韧性的世界经济。她建议扩大绿色投资,加大对较贫困国家的支持力度,加强国际合作,统一绿色金融标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经济政策工具可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为经济增长、就业和收入平等提供支持。例如,合适的碳税和绿色投资刺激政策的组合,能在未来15年使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提升约0.7%,并在2027年之前创造约1200万个新就业岗位。

  国际能源署的一项研究显示,未来各国加大在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燃料等关键领域的新兴低碳技术投资,将推动全球经济每年额外增长约1.1%,创造9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45亿吨温室气体排放。国际能源署呼吁,各国立即大规模部署所有可用的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大力推动技术创新。

  呼吁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重建

  目前,全球绿色复苏已经呈现积极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杰弗里·冈本表示,过去10年的技术创新发展使得绿色复苏不仅更具可行性,而且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从地区看,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绿色复苏计划,并制定中长期碳排放目标。中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盟计划把恢复基金中的至少37%投入到绿色转型领域。日本和韩国也宣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并公布相关支持政策。

  与会人士指出,绿色复苏让所有人受益,但急需弥补资金和技术等缺口,尤其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疫情后绿色重建和绿色发展政策。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绿色增长和投资以及创造就业机会之间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金融援助和技术转让等绿色合作,将助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表示,乌计划通过太阳能及风力发电等大规模项目,在今后10年内将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3倍以上。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艾哈迈德·赛义德表示,到2030年,亚洲开发银行约75%的金融项目都会支持绿色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合作尤为重要。启动绿色复苏还要解决资金、技术和承诺等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

  肯定中国贡献和重要作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倡导推动疫情后全球经济绿色复苏,努力推动国际合作,受到与会人士支持和肯定。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如太阳能、水电、核电等领域,为其他国家作出很好的示范。该机构数据显示,在电力部门,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这对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非常重要。

  韩国中国政经文化研究院理事长李映周表示,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各方一道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不懈努力,取得显著成绩。中国主动提升《巴黎协定》下的减排承诺并倡导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体现出对自身绿色发展的自信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担当。

  比利时中欧数字协会负责人克劳迪亚·威尔诺迪表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这是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证明,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言非常关键。

  格奥尔基耶娃称,中国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展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也凸显在这方面达成的全球共识。(本报驻韩国记者 马 菲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张朋辉)

  (本报首尔、布鲁塞尔6月1日电)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