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北大荒护好用好黑土地(“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起步)

2021-05-26 12:04: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

  黑龙江垦区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拥有4400多万亩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400亿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十四五’开局,我们将坚持耕地合理利用与严格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双红线’,不断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不施基肥,产量跟得上吗?”北大荒农垦集团友谊农场第三管理区种植户赵胜旭不敢相信。

  “开展玉米—玉米—大豆轮作,第三年种植大豆可有效利用前两茬玉米的残肥。”友谊农场农业发展部副部长唐曹甲子耐心解释,去年农场有12万亩豆田免施基肥,产量对比没有差异,今年打算全面推开。周遭一打听,赵胜旭悬着的心放下了,“通过轮作,一亩地能节肥10公斤。”

  在七星农场第一管理区,种植户张景会经营着300亩稻田,亩均用肥仅27公斤,比几年前减少7%至10%。“农场每3年开展一轮测土配方,我们利用精准施肥技术,减少了亩均用肥。”

  药肥施用做减法,张景会经营的300亩稻田全部获得绿色认证,种出的大米每斤平均卖到8元。“化肥减了,农药降了,产量却提高了!”

  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一场“三减”行动正在北大荒深入实施,引领绿色优质农业发展,更好地保护黑土地。“去年,我们落实农业‘三减’示范面积1592万亩,化肥和农药用量同比分别减少30585吨和669吨。”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发展部研究员夏艳涛介绍,今年将加快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三减”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植保机械作业将实现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实施秸秆全量还田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二九一农场第二十六作业站,覆盖着秸秆的黑土地在阳光直射下泛出油光,一踩一个脚印……

  “出门不再一身灰了。”田埂上,种植户李艳海说,“以往耕地深翻,表土裸露,开春大风一刮便尘土飞扬。”

  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让黑土地换个种法。“现在秋收后通过采取深松、耙地碎混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实现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还能减少土壤风雨侵蚀问题。”二九一农场农业生产部副部长陈国建介绍,今年农场60万亩耕地将继续实施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面积计划推广到5万亩以上。

  李艳海经营的100多垧旱田,已连续6年实施秸秆全量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3%,一垧地多打粮半吨以上。”

  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黑土耕地地力,二九一农场只是一个缩影。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发展部副部长吴伟宗介绍,2020年,垦区秸秆还田面积达4200多万亩,当年的耕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达44.6克/千克,比2015年增长0.8克/千克,耕地地力下降趋势正在得到扭转……

  格田改造助力节本增效

  登高望远,北大荒农垦集团青龙山农场智慧水利示范区千余亩水田被划分为32个方格,规整对称,颇为壮观。

  “原来这片地被分成100多个地块,地势不平、旱涝不均,耕作起来费时费劲。”种植户孙自宝告诉记者,“前年底完成格田改造,方格内平均高低差不到3厘米,还配备了智能灌溉设备,亩产增加了50多斤。”

  垦区按照田、水、路、林整体配置和农机作业要求,调整田块规格,开展规模化格田改造,同时配以江水灌溉。3月底,青龙山灌区一期工程首次供水,包括青龙山农场在内的284万亩水田将用上江水灌溉,每年可减采地下水9.7亿立方米。“江水水温比地下水高,水稻生产期能延长一周,亩产有望再多50斤。”孙自宝说。

  垦区持续加大黑土保护工程建设力度,目前已累计实施格田化改造面积1137.6万亩;三江平原灌区实现地表水灌溉面积657万亩,减采地下水18.15亿立方米;建成农田防护林体系307.9万亩,覆盖垦区所有耕地。

  “我们正抓紧编制黑龙江垦区黑土耕地保护‘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智能化替代机械化、规模化格田替代一般格田,争取到2025年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克/千克,耕层平均厚度达30厘米以上。”北大荒农垦集团总经理杨宝龙说。(记者 吴齐强 谢 雨 郝迎灿)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6日 第 01 版)

[责任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