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麦田千重浪
【幸福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丁艳 王胜昔 崔志坚
立夏,正是冬小麦扬花灌浆时。郭天财望着无边的麦田,一时思绪万千。
“早上汤、中午糠、晚上稀饭照月亮。”郭天财想起小时候,少吃缺穿,能吃上白面馍就是最大梦想。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农业科学家,让自己和乡亲们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馍。
如今,吃白面膜早不在话下,农民开始讲究吃得好,怎么吃得更优质、更营养、更健康、更安全。“我们河南农村又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大米饭,白面馍,蛋奶肉,巧配合,社会主义好生活。’”郭天财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现在,他是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名副其实的农业科学家。
近年来,郭天财专注小麦高产栽培研究与技术推广。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主持人之一,他带领课题组连创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50亩连片平均亩产735.2公斤和100亩连片平均亩产751.9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并在国内率先创造了在同一块土地上小麦、玉米万亩连片平均亩产超1吨半粮(1524.74公斤)的高产典型。
科技,为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插上翅膀。目前,河南小麦良种覆盖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98%,农业部门可以运用遥感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对整个小麦产区进行实时监测,河南还建有全国最先进的生物育种平台。
农民种地,土地分散,规模小,难有较大产出。“中国农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碎片化比较严重,一家一户难以应对市场变化。”郭天财话锋一转,这是过去的“老大难”,现在土地流转、互联网电商等新模式,正深刻改变着农业经营方式,逐步破解困扰农民增收的根本性难题。
郭天财讲了个“土地保姆”的故事。一个小伙子叫李杰,地地道道的农村娃,见惯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场面。2011年,李杰牵头成立了郑州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他任理事长。合作社统一提供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的托管服务,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粮食品种、栽培技术、订单销售等,并开展技术集成创新,逐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耕种。
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李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在兰考、巩义等5个县托管了10万亩土地。全程托管服务,既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难题,又实现了粮食的“优质优价”,达到了“农户不在家,收入也增加”的实际效果。他现在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土地保姆”。
李杰的故事是河南农业大发展的缩影。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高标准粮田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得农民住房消费不断增长,居住质量明显改善。如今的河南农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感直线上升。
粮丰天下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河南功莫大焉。从济源深山沟的农家娃,到全国知名小麦专家,郭天财与小麦打了40多年交道。如今,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富裕了,农村变美了……他见证了河南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2020年,河南粮食总产达1365.16亿斤,实现连续四年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增量占全国的23.1%。全国市场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速冻水饺都来自河南,涌现出双汇、三全、思念、好想你等一批农业企业知名品牌。
中原粮仓,国人厨房,世界餐桌。
2018年,郭天财到成都出差,看到街上一个面馆,门口有块牌子:“本店只用河南面”。他当时感慨万千:河南是全世界独特的“一年两熟”种植区,收完小麦还要种玉米,小麦的平均亩产超过了800斤。河南小麦,不仅解决了一亿河南人的吃饭问题,还造福全国,走向世界。
立夏过后,小麦进入一个全新的生长期。微风吹过麦田,层层碧浪上下起伏。郭天财感叹了一声:“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1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