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三月份PMI三大指数均实现回升——经济恢复动力持续增强

2021-04-01 10:44: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6.3%和55.3%,比上月上升1.3个、4.9个和3.7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春节过后企业生产加快恢复,3月份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PMI位于荣枯线以上,景气面较上月有所扩大。

  “3月份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恢复势头有所加快。分项指数变化显示,产业链联动回升,表现在经济恢复动力增强,市场价格加快上升,各行业均加快增长,大中小型企业协同回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说。

  从供需两端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9%和53.6%,高于上月2.0个和2.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和需求扩张步伐有所加快。非金属矿物制品、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这两个指数均高于55.0%,相关行业产需两端景气度上升较快。

  3月份,进出口重返景气区间。春节过后,国内市场产需加快释放,加之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继续复苏,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2%和51.1%,高于上月2.4个和1.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指数升至近年高点。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回升。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7%、51.6%和50.4%,分别高于上月0.5个、2.0个和2.1个百分点,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小型企业虽然景气水平低于大中型企业,但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8.4%,表明小型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9%和52.9%,高于制造业总体2.0个和1.0个百分点,新动能对制造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显现。同时,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升至51.2%和50.5%,表明相关行业用工需求有所增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3月份PMI指数上升,且连续13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持续保持恢复态势。一季度PMI指数变动受春节等短期因素影响较多,剔除这些因素影响,可以认为PMI指数走势大体平稳,反映出经济呈平稳恢复态势。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高于上月4.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3月份,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5%以上的较高水平,环比升幅明显,且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表明非制造业供需恢复力度有所加强。

  “21个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0%以上,表明当前经济恢复具有普遍性。”蔡进表示,在供需齐升的带动下,终端销售价格有所上升,就业活动有所改善,销售价格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表明经济恢复质量有所改善。分行业数据变化显示,经济恢复的活力有所显现。

  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高于上月4.4个百分点,表明随着疫情防控成果得到巩固,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服务业加快恢复。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运行在60.0%以上高位景气水平;受年初局部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租赁及商务服务、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至景气区间,行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9%,连续两个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持续看好。

  建筑业重返高位景气区间。3月份天气转暖,企业集中开工,建筑业施工进程加快,本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7.6个百分点,升至62.3%。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表示,建筑业经过淡季回调后,本月继续加快增长,商务活动指数再次回升至62%以上的高位,特别是建筑业需求继续趋升,意味着后续投资需求有望稳定发力。

  要素成本上涨需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中的价格指数升至近年高点。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等影响,本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9.4%和59.8%,高于上月2.7个和1.3个百分点。

  赵庆河表示,从行业情况看,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75.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出厂价格指数高于70.0%,相关行业价格承压有所加大。同时,有企业反映,受境外疫情反复及国际经贸不畅等因素影响,近期部分进口原材料供应不足,价格上涨明显,交货周期延长。

  “当前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压力加大。”文韬分析说,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快于产品销售价格涨幅,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在66%以上,且本月指数高于出厂价格指数9.6个百分点,企业成本压力较快上升。二是人力成本上升,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劳动力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36%。三是物流成本高,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33.5%,连续3个月保持在33%以上。

  张立群认为,成本加大和需求不足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对的突出困难。他建议,要着力提高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积极促进价格上涨行业扩大生产、增加供给。

  文韬建议,疏通、优化、重构供应链,提升经济流通效率,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完善价格传导机制,防止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保障经济恢复势头持续稳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