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写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际
(一)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样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写在奔腾的历史洪流中。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四川大凉山,阿土列尔村。悬崖峭壁上,17条藤梯的痕迹还清晰可见。穿上节日才穿的衣裳,344名村民走下新修的2556级钢梯,翻过了那座压在头上的贫困大山。
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山沟两岔穷圪垯,每天红薯包谷粑”,这是孔铭英嫁到村里后学会的第一首苗歌。如今,家里创办了“巧媳妇”农家乐,她在厨房亲自掌勺,一天要招待好几拨客人。
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一个深山峡谷里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在皑皑雪山和茫茫林海之中,渐渐有了第一条公路、第一座隧道、第一栋安居房……独龙族实现了“一步千年”的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圆梦今朝。一个世纪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铸就不屈不挠之精神,传承生生不息之力量,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脱贫史诗,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叮嘱:“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二)伟大的事业,最困难的路往往在最后一程。
2020年3月6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胶着之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召开的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就是要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世界银行评估,受疫情影响,全球或将有1亿人重返极端贫困。然而,中国一边战“疫”,一边战“贫”,不仅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而且完成了彻底摆脱贫困的奇迹一跃。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来时路,在脱贫攻坚战中,疫情只是一道“加试题”。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2012年,中国这一比例已到10.2%。
“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有利于正确决策。”2012年12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来到河北阜平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他语重心长地嘱咐大家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高度,精心谋划中国脱贫事业,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打响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提、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明确“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强调“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求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聚焦发力;坚持分类施策,“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习近平总书记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确立精准扶贫方略,推动扶贫开发进入“滴灌式”精准扶贫新阶段,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连续7年在国家扶贫日期间出席重要活动或作出重要指示,连续7年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夙夜在公、躬身实践,为的是让困难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从“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明确要求;从牢牢兜住“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底线,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部署谋划,一系列理念、行动推动减贫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别山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最关注的是脱贫攻坚,最牵挂的是困难群众——“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摸摸棉被暖不暖和,尝尝农民家里的水好不好喝,算算乡亲们的收支账……这些温暖无数人的细节,诠释了什么是“时时放心不下”的牵念,什么是“扶一把老百姓”的情怀;昭示了什么叫“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什么叫“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8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三)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1996年冬天,一名记者来到甘肃南部小城宕昌采访。层层叠叠的山岭犹如屏障,将这里与外界隔绝开来。然而令记者意外的是,在农户杨尕女家微弱的灯光下,竟然看到墙壁上清晰地画着一列火车。
“什么时候我们能坐上火车去富足的地方?让日子过得好些,钱赚得多些。”被大山“锁住”的火车梦,何其沉重!2017年,千里兰渝线从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走来,火车从杨尕女家的泥墙上驶出,在连绵不绝的大山中穿梭,不仅打通了出山之路,更打通了脱贫之路。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贫穷有多沉重,奇迹就有多震撼。只有读懂了中国的贫困面之大、贫困程度之深,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反贫困斗争的艰巨;只有理解了跨越苦难辉煌的历史,才能真正理解这片土地摆脱贫困的意义。
翻开中国史册,中华民族有让世人惊叹的繁华和盛世,但饥饿、灾荒却几乎在每一页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进入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胼手胝足、不懈奋斗,彻底改变了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从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宁夏西海固,到自嘲“每天要吃半斤土”的新疆和田;从“山高坡陡路难行”的贵州赫章,到“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今天的中国,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生机、积蓄着力量、充满了希望。
纵观世界历史,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当前,全球仍有7亿左右极端贫困人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20年底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鉴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长期影响,到2030年这一数字或将突破10亿。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极端贫困人口曾一度占到世界极端贫困人口的4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
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一个民族的奋斗书写于此,一个政党的初心铭刻于此。浴血奋斗的革命岁月,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其田”;发愤图强的建设时期,探索集体化道路,改善基础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大潮激荡的改革年代,包产到户解放生产力,实施“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计划,开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落实两个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立志翻越脱贫万里长征的最后一座高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判断,“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四)在脱贫攻坚一线,无数人持续战斗、默默奉献,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8年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让宝贵的生命与伟大的事业紧紧相连,树立起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黄文秀,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她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访遍贫困户,带领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美好青春最终定格在了30岁,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姜仕坤,贵州晴隆县委原书记。这名大山里成长起来的干部,扎根一线访贫问计,大力发展“羊、茶、果、蔬、薏”等特色产业,“一心只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他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受益群众10万多人,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他们把对脚下土地、身边人民的热爱,对肩上责任、心中信念的执着,书写在祖国大地,铭刻在人民心间。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把“脱贫困、奔小康”与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并提,深刻凸显脱贫攻坚在我们党奋斗坐标中的重大历史地位;从“翻身得解放”到“过上好日子”,深刻彰显一个百年大党不变的价值坚守、永恒的初心使命,凝结着无数共产党人的坚守与付出、奉献与牺牲。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思想上明确要求、在实践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因为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从根本上说,党的理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使命所系,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性质宗旨所在。
一位扶贫干部说,要带领群众脱贫,党员干部自己必须先脱“三层皮”:“嘴要脱皮”,宣传解释好各项扶贫政策;“脚要脱皮”,走进每一户贫困户家里;“手要脱皮”,和他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才能在神州大地上书写下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
(五)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打赢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这样一组数据,令人震撼:我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让960多万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中西部地区还同步搬迁500万非贫困人口。这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的大搬迁背后,是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000亿元,是各地通过做好安置区群众就业、产业、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等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回首脱贫攻坚这些年,是什么力量能够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重新配置资源,让各种要素向农村贫困地区汇集?是什么力量能够在超大规模国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组织体系,让扶贫工作系统高效运转?是什么力量能够推动如此多的干部扎根贫困地区,让贫困群众有了脱贫带头人?这种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020年4月21日,有这样一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刷屏,春雨淅沥的茶园中,在陕西秦巴山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面带微笑,向正在劳动的茶农们走来。在他身旁,是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幕,传递着“上下同欲者胜”的决心信心,也让人看到中国共产党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所在。
中西部22个省份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东部9个省份、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五级书记抓扶贫,各方合力促攻坚……观察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战,有学者感慨“这种全国一盘棋统筹考虑、大规模动员调度的能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办到”。正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我们能够将脱贫攻坚上升为国家战略,完成这一“当前中国最庞大、最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源于中国大地的制度探索,转化为造福人民的治理效能,“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过去30多年,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造访了中国很多地方,他在《脱贫之道: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密码》一书中,讲述了令自己惊讶的发现:中国的每个贫困户,竟然都有一份专属档案,其中甚至包含为其量身定制的脱贫计划。从通过“六个精准”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到派驻第一书记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从实施“五个一批”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到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明确“如何退”的问题……打通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再次书写下震撼世界的奇迹。
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这些重要经验和认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东南风吹西北暖,那年你到咱家来,拔掉穷根把花栽,美得哟,沙漠变花海……”2021年初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正是取材于福建与宁夏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实践。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宁夏,调研对口帮扶工作,部署“吊庄移民”工程,创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的崭新模式。
闽宁镇,这个因两地携手而来的小镇,生动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判断——“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六)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
在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眼里,贫困问题是一个市场失灵的问题。他们发现,不少国家在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贫困率就很难再下降了。但在中国,脱贫路径是一条“渐减曲线”,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中国减贫背后独特的治理智慧和政治哲学,在全球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照亮了人类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前路。
中国的减贫奇迹,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世界各国的贫困问题复杂多样,是地理、经济、政治、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中国在脱贫攻坚中形成了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国提供有益的启示。2018年,“精准扶贫”等理念被写入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的减贫奇迹,为世界提供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中国价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对贫困有个经典判断:贫困不单是一种供给不足,而更多是一种权利不足。从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到完善农村公共设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中国减贫实现了困难群众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双重保障、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堪称全世界最大的人权工程、最好的人权实践。当被问及世界能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什么时,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认为,最重要的是伦理与道德,还有仁——“仁的意思是,尝试为人民谋利益。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十分有意义。”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不仅以中国方案、中国价值贡献世界,更秉持“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胸怀,作为创始成员参加联合国“消除贫困联盟”,通过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中非减贫与发展高端对话会、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等分享减贫经验,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30多个国家实施200余个发展合作项目……中国在自身消除贫困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参与改善全球贫困治理,为构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下了温暖的注脚。
在卢旺达,中国专家带来菌草技术,也给当地人民带来新生活的希望;在马达加斯加,一株株杂交水稻蓬勃生长,实现当地居民“吃饱饭、更吃好饭”的梦想……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经济学教授汉弗莱·莫希,在一篇文章中充满激情地写道,“中国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命中注定,我们可以通过不懈努力去克服它”。对于世界来说,中国的脱贫故事是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希望和未来的故事。
(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展现了一个大国的历史担当,彰显了一个大党的初心使命。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成绩写入历史,奋斗永向前方。“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辛丑牛年春节前夕,在曾经是深度贫困村的贵州省毕节市化屋村,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乡亲们说。
对于“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没有人比我们认识得更深刻。纵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只有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西井冈山,神山村的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河北滦平,荒山上的光伏板映出灿烂阳光;陕西柞水,“小木耳”变成“大产业”;山西大同,“黄花菜”开出“致富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走在一条更为开阔的大路上。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离不开脱贫摘帽后的再出发,离不开乡村振兴中的再发力,离不开亿万人民走过千山万水、继续跋山涉水的永久奋斗。
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这是振奋人心的未来。
(八)“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满怀这样的豪情,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能吃饱肚子”,到能吃“净颗子”,再到“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最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2020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当年在黄土高坡上老乡们对“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的回答,深情地说,“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书写在亿万人民的生活巨变里;“大家一起走”的足迹,刻印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兑现这样的承诺,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锚定这样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
…………
今天,乡亲们的朴素愿望已经变成现实,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凝聚了举国同心的坚强意志,激扬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振奋着追梦圆梦的斗志干劲;砥砺再出发,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正带领亿万人民攻坚克难、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这艘巨轮正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梦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发。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一定能以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铸就新的历史辉煌,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