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资政谋良策 凝聚共识谱新篇
建言资政谋良策 凝聚共识谱新篇
过去的一年,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牢牢把握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履职尽责,凝心聚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广大政协委员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协助党和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履职答卷。
——编 者
深入调研精准建言
本报记者 姜 洁
早晨漫天大雪,中午艳阳高照,晚上又大雨倾盆。2020年9月初,一天可见四季的黄河源头地区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专题调研组。从甘肃到青海,从“黄河首曲”到三江源地区,调研组深入农村、牧区,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生态保护贡献智慧,随后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的调研报告》,报送党中央和国务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调研是全国政协一年来的工作亮点。2019年3月,新修订的《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实施办法》公布,提出调研要坚持“身入”更要“心至”,用心座谈走访、细心摸清情况、潜心研究问题、精心提出对策,提高成果质量,丰富建言形式,促进成果转化。全国政协通过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有力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2020年8月,全国政协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召开“‘十四五’时期巩固我国西部地区脱贫成果”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会前,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到东乡族自治县、临夏县、康乐县,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种植基地、养殖场,走访脱贫户,并与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干部座谈。这是首次由全国政协主要领导同志以调研形式督办重点提案。调研前,提案委员会两次召开委员与承办单位参加的现场加视频座谈会,研究提案建议;调研过程中分4个小组深入一线了解实情,连夜召开碰头会总结调研成果。
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调研:
——经济委员会围绕“‘十四五’期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对全国130家企业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新经济包容审慎监管”“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律保障”等12个重点问题,组织委员跟进研究,形成了综合调研报告和10篇政协信息素材稿,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发挥视频调研、书面调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十四五’规划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点问题”专题调研采用视频形式,与56个党政部门、基层单位、社会组织深入交流,调研报告和信息获得有关领导批示肯定;
——教科卫体委员会围绕“重大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专题开展民主监督调研,深入高校、用人单位实地考察,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用人单位负责人、应届毕业生代表、毕业生家长代表等开展深入交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其中多条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
…………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通过形式多样的调研,广大政协委员获取民智民意,并通过人民政协的渠道向上反映,为增进人民福祉作出了应有贡献。
协商民主释放活力
本报记者 杨 昊
11位全国、省、市、县政协委员和1位基层群众在全国政协机关和浙江、广东、四川4个会场以及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意见建议,他们当中既有专家学者,也有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租房户代表,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回应,场面热烈。这是2020年9月24日,“建立‘租购并举’制度,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上的场景。
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是全国政协不断丰富协商形式的缩影。全国政协发挥互联网优势,有效提升协商议政质量,为人民政协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委员们表示,远程协商会更充分地发挥各种协商平台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参与面广、即时性强、互动性好,促进议题向更深更细发展。
一年来,人民政协始终将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确定协商议题,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不断拓展协商参与面,形成多渠道、广覆盖、更灵便的协商议政新格局。
2020年12月,政协全国委员会协商工作规则(草案)审议通过,对政协协商的主要内容、形式载体、参加范围、讨论原则、基本程序等作出规定,对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政协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之一,每两周举行一次,是政协委员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座谈交流党和国家重大关键议题的协商平台,已成为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品牌。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委员还能踊跃发表意见,把协商从会场延伸到网上,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
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多种形式的协商会也在灵活召开,“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等对口协商逐渐打造成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二次常委会会议小组讨论,通过远程视频方式把协商议政的触角拓展延伸到了脱贫攻坚一线,实现了会场内外联动协商,这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尚属首次。
在基层,县级政协纷纷打造面向基层群众的协商平台,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焦点等民生实事做好工作。在江苏、广东等地,政协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协商送到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选取切口小、影响大的民生领域“关键小事”展开协商,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推动协商民主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一年来,人民政协释放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潜能和实践效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好脱贫攻坚战、制定“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建言献策,硕果累累。通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人民政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李昌禹
2019年40件、2020年73件——这是全国政协过去两年的年度重点提案数量。这些重点提案,是从那些反映党和政府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要求改进的问题,对推动工作有重要作用并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提案中遴选产生的。过去一年,重点提案的覆盖面更广了,督办层次更高了。
创新提案督办方式,完善督办协商规则,强化督办质量导向……过去一年,不少全国政协委员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提案提交更方便了,机制更高效了,质量更上乘了,督办更有力了。这些无不来源于全国政协提案工作的不断创新。
“建议关注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的保护”“建议设立中国艺术史博物馆”“建议尽快出台抢救年迈艺术家作品和藏品的政策”……2020年11月27日,一场提案督办座谈会在国家文物局开得火热。现场督办的是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237号提案,内容是进一步加强我国优秀文化遗存与文化遗产保护。提案人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
与以往的提案督办形式不同,这次提案督办座谈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率队,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邀请高杰等10多位政协委员、提案者代表,直接走访提案承办单位国家文物局,进行现场督办。
根据2020年最新修订的《全国政协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年度重点提案的督办方式除了委员视察、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提案办理协商会、重要提案摘报外,还将“走访提案承办单位”明确作为一项提案督办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委员在提案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反映工作和调研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建议,承办单位也能了解提案答复是否真正得到委员认可,促进办理成果得到有效转化运用。各方在彼此互动中,实现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类似的提案工作创新,自去年以来,全国政协还做了不少。例如: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建立疫情防控提案“快速通道”;修改重点提案的遴选比例,从1%左右提高到了1.5%左右;首次由全国政协主席亲自率队到地方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并召开现场督办协商会;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督办重点提案基本形成惯例,成为常规动作……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提案质量关系着委员履职水平,提案办理成效关系到制度优势能否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通过推进提案工作创新,不少政协委员反映,提办双方对接更顺畅了,提案办理成效更显著了,“冗长繁复、答非所问”的提案答复明显减少,有力推进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委员读书正当其时
本报记者 易舒冉
捧书在手,油墨香味沁人心脾,字里行间尽是国计民生;打开手机,线上读书交流群的消息跃上屏幕,共识在探讨中凝聚。2020年4月,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启动。近一年来,委员们积极参加读书、荐书、讲书、评书等活动,形成了以全国政协引领、地方政协共同参与,线上线下协同推进、读书履职相结合的良好格局。
——精心设置读书群组,展现政协读书特质。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说:“委员读书不仅是个人之事,还兼有政治之责,读书群里的讨论就是一场跨界别、跨地区的‘云上协商会’。”如何才能办好委员读书活动?全国政协党组制定了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方案,分批分次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开设“见证改革开放”“‘两山’理论学习讨论”等主题读书群,引导委员在阅读中关注国家发展。
——读书活动同实际结合、向履职聚焦。读书,学以致用是关键。在各个读书群中,政协委员们为资政建言读书、在资政建言中读书,努力把读书的收获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工作成果。
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牵头开设的“新时代提案工作”读书群就定位于“读工作书、议工作事”,围绕《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提案工作》等书目开展读书交流。3个月中,近300位全国政协委员分享了对提案工作的思考体会,带动一批政协委员用心撰写提案。还有的读书群把线上交流与线下考察相结合,形成了阅读、探讨、调研的学习闭环,为提高建言水平打下扎实基础。
——委员读书活动的社会溢出效果不断增强。在引导全国政协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同时,建设书香政协、助力书香社会也是委员读书活动的目标。一方面,地方政协借鉴全国政协的有效经验,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读书群,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进群分享,调动基层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委员读书成果的社会传播。例如,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开设“学习民法典”读书群的同时,设置了“委员导读”“一词一解”等6个网络栏目,在线解释民法概念并回答网友问题,扩大了委员读书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书卷常开,灯火不熄。截至目前,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已开设47个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群,来自34个界别、逾千名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回味读书交流历程,委员们收获满满——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履职,不负使命担当。”
“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在讨论中求同存异,不断凝聚最大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