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天史专家:中国深空探测计划应得到最高评价
专访:中国深空探测计划应得到最高评价——访俄航天史专家热列兹尼亚科夫
新华社莫斯科2月10日电 专访:中国深空探测计划应得到最高评价——访俄航天史专家热列兹尼亚科夫
新华社记者李奥
在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之际,俄罗斯知名航天历史学家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天问一号”的考察成果将为太空科研做出重要贡献;开展大型太空项目国际合作收益更佳;俄中携手考察地外行星的合作将持续。
“当前中国的深空探测计划应得到最高评价。该探测计划具有循序渐进、平衡发展、雄心勃勃等特点”,热列兹尼亚科夫说,“近年来,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已迈出的步伐,如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月壤,均取得巨大成就,体现了中国航天专业人员的实力。‘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在履行中国首次探索地外行星的使命,我和同事们期盼此次火星考察取得成功,其考察成果无疑将为太空科研做出重要贡献。”
今年2月还有阿联酋和美国的探测器飞抵火星,热列兹尼亚科夫说,作为紧邻地球的行星,火星一直吸引着人类。除了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外,自动执行考察任务的探测器是研究火星的主要工具。“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使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当二者距离较近时派遣探测器远赴火星,可减少探测器能耗,缩短其抵达火星的时间。此前最近的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期是2020年7月,因此阿联酋、中国、美国的探测器先后于当月出发,抵达火星的时间也相近”。
热列兹尼亚科夫说,俄罗斯联邦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欧洲航天局正准备于2022年合作发射火星车,共同落实“火星太空生物”考察项目。如果进一步开展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的“相关条件日臻完善,航天员有望于本世纪中叶登上火星”。
“人类探索太空的实践表明,开展国际合作以落实大型太空项目相对更为经济、收益更佳”,热列兹尼亚科夫说,“我希望看到各国有志于研究火星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员广泛合作,共同落实火星考察计划。”
热列兹尼亚科夫回顾说,在太空领域,俄罗斯与中国合作历史悠久,其中包括俄中火星探测合作。“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曾在2011年一同启程,遗憾的是此番考察计划未能如愿实施。即便如此,这次合作为俄中携手考察地外行星奠定基础,这种双边合作会持续下去”。
展望俄中未来携手探索太空,热列兹尼亚科夫表示,俄中两国已达成协同实施双方探月任务的合作协定,商定拓展两国在探月领域的重大项目合作,预计“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成为俄中太空合作的重大成果。(参与记者: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