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 | 2021年第一本论述摘编 为何如此重要?
近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全国发行。这是总书记2021年第一本论述摘编。如何解读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中国日报网就此采访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戳视频看精华版。
采访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如何解读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相关论述?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出版发行,让我们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领导人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网络强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明确地把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框架下来讨论。
2016年4月19日,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强调了突破核心技术和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中,安全被看作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种成本,而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同时,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也加强了关键基础设施的自力更生和自主研发。从2016年以后的发展局势来看,也证明了这些理念和判断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可以说,总书记的“419”讲话擘画了网络强国战略的发展蓝图,明确指出了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核心要点,点明了今后发展中需要平衡和解决的各项重大问题。
同时,中国的信息化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深刻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契机。总书记站在宏观、历史的战略性角度,深刻阐明了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当前新冠疫情也尚未消散,人们的生产生活、各项经济活动必然越来越依赖网络空间。全球网络空间能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国内网络空间治理方案能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推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看待网络空间治理现状?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前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通讯信息技术的革命,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网络空间。发生在网络空间的一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从一国的国家安全,再到全球的安全和稳定,都与网络空间密不可分。在网络空间中,各项秩序如何维护,各种事情怎么管好,都开始对人类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空间治理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随着互联网上的行为与线下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认为网络空间只是一个虚拟空间的这种观点不再流行。
比如,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疫情管控就与线上治理密切相关。在抗击疫情中,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治理的工具和手段,在信息公开、流调追踪、人员管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为疫情时期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目前来看,全球网络空间大体上呈现的特点是技术蓬勃发展,应用先行,治理随后追赶的这样一种态势。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在这个技术领域,不能说中国是最领先的,但在商业和经济应用的模式领域,中国是最繁荣的,而且是从中受益最多的,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现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数字经济展现出磅礴活力,信息技术在应对全球风险中展现出巨大价值,互联网在日常生活方面带来各种便利,都决定了我们不能再回到没有网络的时代,在实践中,我们更需要通过治理尽可能地发挥互联网积极正向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的传统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理论,在本世纪有必要进行理性的更迭。中国在这方面面临着核心技术追赶等考验,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
您认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经验包括哪些?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沈逸:
首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网理念。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络空间的治理,最终是要造福于人民的,这是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的指导性理念。第二是多主体参与、自上而下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和架构。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较大、有着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的发展中大国,这种治理架构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第三是中国网络空间治理遵循一定原则。比如,特别关注民生和经济应用领域,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关注维护公序良俗,这些都与以人民为中心、造福民众的治网理念是联系在一起的。第四是以网络空间治理提升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第五是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中国尊重网络空间主权平等原则,倡导以主权平等为基础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