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社科评论|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22 09:5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号

  长期以来,贫困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减缓或消除贫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最终取得了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中国减贫历史,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向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致贺信时强调:“经过8年持续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记录了中国的减贫历史,凝聚了中国的减贫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深入探讨。

  艰苦卓绝的减贫探索

  近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农村的贫困问题尤其严重。新中国成立之初,绝大多数农民处于贫困状态,饥饿、饥荒和灾害时刻在威胁着农民的生存。随后,面对不断增加的农村人口和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我国采取了“集体主义”以提高生产能力、“平均主义”以缩小贫富差距。经过近30年的艰苦奋斗,农村的贫困状况得到部分缓解,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普遍贫困的状态下,中国有效避免了两极分化,并切实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施农村改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户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减贫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78年到1985年,仅仅6年时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25亿,贫困人口总量下降了50%。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与日益富裕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中西部地区、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渐趋突出,特别是14个连片贫困地区汇聚了大部分贫困人口。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从普遍贫困进入区域性贫困时期。

  面对区域性贫困问题的凸显,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拨付专项资金,利用扶贫贷款,实施以工代赈工程,开始了大规模的专项扶贫。此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通过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促进贫困地区的产业开发,提升劳动力素质,增加贫困人口外出就业。到201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已基本形成。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减贫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并以“两不愁三保障”为贫困户脱贫标准,将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将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相结合,精准和综合地解决贫困问题。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尤其是脱贫攻坚阶段,贫困户收入明显提高,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安全住房、基本医疗有保障”;带动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特别是道路、网络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得到不断完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多数贫困村通过产业扶贫发展出特色产业,提高了村庄的经济实力;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得到发展,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均得到提高。精准扶贫的实践丰富了中国的减贫经验,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独具特色的减贫实践

  在长期的减贫实践中,中国减贫道路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我国的减贫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在发展中减贫,注重发挥制度优势,并将外部的帮扶与内生动力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将贫困群众脱贫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层层压实脱贫责任;实行最严格的考核制度,保证全部贫困人群真脱贫,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群众的生存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中国的减贫实践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

  第二,在发展中减贫。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强调开发式扶贫,通过发展生产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兴旺,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实现脱贫目标。在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系统地解决了发展生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信贷供给、技术培训和市场培育问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期,我国促进产业发展的力度加大,探索出许多产业扶贫的新方式,从贫困户入股企业获得稳定收入到推动电商发展,建立了消费扶贫网络,形成了多种市场化减贫机制。

  基于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减贫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贫困线相对较低,仅仅涵盖了最基本的食物和少部分的非食物需求,这种低标准的贫困线仅能保障有限的扶贫资源聚集到最贫困人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曾经多次调整贫困线,使扶贫对象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2011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年)贫困标准提高到2300元,贫困户脱贫要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这不仅涵盖了贫困群体生存需求,而且也涵盖了部分发展需求,从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两个方面,确保了贫困户能够稳定脱贫。

  第三,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在中国减贫事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党在扶贫中的领导作用和政府的统筹能力,是中国减贫成功的重要保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五级书记抓扶贫,压实了扶贫的责任,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帮助贫困户解决脱贫中的困难,与贫困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政府通过制定扶贫规划,统筹扶贫资源,发挥了财政扶贫的作用。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共同构筑了相对完善的政府扶贫体系。政府不仅利用财政资源,而且推动金融、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发挥社会各界的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第四,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中国的扶贫坚持增强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注重促进内生动力的提升。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交通、通信和公共服务的短板。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地区能够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高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发挥贫困地区的比较优势,增强发展的后劲,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扶贫,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贫困地区出现产业兴旺的新局面。

  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中国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过教育水平和生产技能的提高,提升贫困群众的生产能力,以防止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贫困户的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我国在扶贫过程中强调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一级组织建设,通过发展集体经济,选好发展带头人,贫困地区村级组织发挥了扶贫的带动作用。我国一直推动扶贫到村到户,特别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发展方案,从而使贫困村和贫困户有了发展的信心与动力。

  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凝聚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已经成为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成就,有助于在全球广泛凝聚共识、提振减贫信心。下一阶段,中国将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作者简介

  姓名:王晓毅 徐宗阳 阿妮尔 工作单位: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