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报刊思想对媒体融合的启示
列宁经过一系列新闻实践,创造性地充实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丰富了俄国社会革命的思想武器。本文通过梳理列宁关于报纸党性原则、“全俄的报纸”、报纸社会功能等论述与实践,以发现其现实指导意义,观照我国当下媒体融合的发展。
“定盘星”与党性原则
列宁报刊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创造性丰富。1900年8月下旬,列宁在《火星报》编辑部声明中写道:“我们将严格按照一定的办报方针,一言以蔽之,这个方针就是马克思主义……我们主张不断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其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自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充实和发展,当下的媒体融合更离不开这一思想的重要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党报党刊的任务首先就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党报党刊要‘极其明确’而‘坚决地阐述和捍卫’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原则”。列宁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党的出版物“党性”原则,认为党的写作事业是“齿轮和螺丝钉”,应当成为党有组织、有计划、统一的工作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这就要求媒体融合过程中不仅要巩固好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传播好主流声音,还要处理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性问题。
重视发挥报刊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是党报具有政治功能,能够组织、讨论、阐发政党的立场与要求,是思想斗争的工具;二是报刊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进入到工人的生活中,起着一定的经济作用;三是报刊具有司法文件作用以及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四是报刊可以培养读者,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列宁在此基础上不仅注意到了报刊的舆论引导功能,还明确提出了报刊的经济建设作用。他认为“应当把实践中直接提出来的劳动问题放在首位……成为在经济上重新教育群众的工具”,要求报纸要多谈些经济,尤其是要搜集、考察并研究新生活实际建设的各种事实,从而将宣传鼓动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
当下,媒体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为深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出重要作用。除对新闻政治作用、经济作用的重视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新闻的文化作用和环境作用,他提到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我们正面临被信息包围的环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矩阵的雏形:“全党机关报”“全俄的报纸”
1900年,列宁创办了党(社会民主党)的全俄机关报《火星报》和《曙光》杂志,并在这两份报刊的编辑声明草案中提出,要采取一种高级的形式巩固各地运动,即具有一定形态和组织的宣传工具。他认为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够使党成为真正的事实。为建立这样的报刊组织,列宁谈到,首先要出版一份共同的党的刊物,这份党的刊物不仅要为个别地区服务,更要为全俄的运动服务,它能够联合一切写作力量,体现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其次,为使报刊能够在全国完整地、及时地传递,还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分发体系向俄国各地供应定期报刊。报纸成为集体的“脚手架”、组织者,依靠报纸形成的固定组织,一方面从事着地方性及全国性的工作,可以密切关注并思考政治事件的教育作用及影响;另一方面基于技术组织而形成的代办员网,其规模可以遍布全国各地,形成统一、广泛、多样的分工。同时,他还对不同报刊的篇幅、定位、内容形式、管理和推销形式等提出不同意见。
列宁建立“全党机关报”和“全俄的报纸”的逻辑和方式,反映着俄国社会民主党在面对时代变化时对舆论阵地的占领以及对党的共同经验的创造历程。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枪林弹雨的实战,但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交锋更为激烈。因此,“媒体融合”时代我们更需要新型的主流媒体矩阵以及一体化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放大中国声音。在这中间,我们要处理好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关系,创造多样的表达样态和内容形式,吸纳各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网络人才,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互融互通,建立一个资源集约型、结构合理化、差异性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不可或缺的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理念,马克思将其称为“报刊的有机运动规律”。列宁在报刊工作中曾多次强调新闻真实,他于1920年在莫斯科工农代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认真反思了夸大报道的危害,并建议从中吸取教训。他认为报纸应该坚持真实的报道,甚至有时候要把情况想得再坏一点。
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明确地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新媒体时代,各类信息冗杂,多种观点甚嚣尘上,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使得事实的核查更为复杂多变。因此,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做好形式、手段的创新外,要更加注重内容本源的创新性与真实性,多深入基层掌握一手材料,准确报道新鲜事例,并从社会整体出发思考、梳理、阐发事件的意义。
基于时空观的技术采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交往革命时曾提到“用时间消灭空间,是现代交往手段给现代物质和精神交往带来的革命性的现实”。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多次对交通运输手段和电报发展做出说明,认为这种物质生产和交换的巨大变化,刺激了精神交往的发展,现代交易所的出现、新闻业的快速膨胀等就是精神交往变革的直接反映。列宁保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的敏感性,他将广播比作“不要纸张、不受距离限制的报纸”。1922年,他写信叮嘱斯大林“在完成组织无线电话通讯事业上,在生产完全适用的扬声器上,绝对不要吝惜资金”,要尽快使无线电广播把讲话、报告、讲座等播送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去,以便广大群众能够收听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发扬了这种“时空观”,他曾就我国宣传思想、新闻舆论、媒体融合等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发表过多次重要讲话,两次提到新闻媒体应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政策上,将媒体融合上升至一个战略层面去推动和深入;在新闻实践上,他要求新闻舆论要把握好“时度效”,多花力气把“新菱笋、活鱼虾”献给读者;在技术上,他支持“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全媒体以及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在网络技术不断膨胀的时代,媒体不仅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采纳新技术,同时也要做好应对之策,保障媒体环境的人本发展、健康发展和绿色发展。
综合来说,列宁在社会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肯定与应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其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的创新和继承,也影响着当下我国新闻实践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指导。列宁对于新闻媒体功能的重视,对我们重新认识媒介对社会的塑造和服务功能有启发作用;列宁在新闻形式和新闻组织上提倡的“全党机关报”“全俄的报纸”对我们认识建立全媒体矩阵和新型全媒体重要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列宁对于新闻内容真实性的要求,也是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需要坚守的内容;他对待媒体技术的态度以及不遗余力地推广,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和时代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作者简介
姓名:王灿发 党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