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追着患者跑——三明医改新见闻
新华社福州11月27日电 题:乡村医生追着患者跑——三明医改新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弘毅
对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古镛镇和平村72岁的村民谢三同来说,每两个月和村医黄金华的一次“健康约定”,已经雷打不动地坚持了4年。
黄金华穿着白大褂、背着医药包的忙碌身影,迎着朝阳准时出现在村中。来到谢三同的家里,黄金华认真地为谢三同测了血压,详细询问最近服药、饮食、作息等情况后叮嘱说:“血压控制还不错,记得每天早上按时服药,两周到卫生所拿一次药。”
八年前,谢三同患上高血压。当时的和平村没有乡村医生,她自己尝试服用草药和保健品等,也多次到县医院就诊,但血压控制一直不理想。“那时候看个病折腾大半天,自己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服药也断断续续。”谢三同说。
从2016年开始,三明医改走向“全民健康”新阶段,在全市12个县市区组建总医院,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构建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并在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延伸办公立性质的村卫生所,几百位曾经在村里当“个体户”的“赤脚医生”被卫生院“收编”。
黄金华就是第一批和乡镇卫生院签约的乡村医生。由单干的“个体户”转为紧密型医共体成员后,他的职责发生了重大转变:“过去我每天坐在诊所等村民上门看病抓药,现在我是辖区内1000余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每天最多一半时间在诊所,剩下半天走村入户。村民们的健康情况直接关系到我的绩效。”
谢三同2016年签约家庭医生后,感触颇深:“过去是我们上医院找医生,现在是医生上门嘘寒问暖。”有了黄金华定期“手把手”的健康体检、用药指导和日常生活饮食、运动等健康提醒,4年来,谢三同的血压得到很好控制,身体状况大为好转。
而通过参与公共卫生和村民健康管理,黄金华的薪酬待遇同过去相比也有了大幅上升。过去他每年收入不超过3万元,如今的收入由诊费、公共卫生服务、药品补贴等多项构成,去年收入5万多元。
三明市副市长张元明介绍说,黄金华这样曾经的“赤脚医生”在改革中迎来新生,通过加入到公共卫生服务中,不仅提升了收入和业务水平,更造福了千万百姓,让基层医疗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让群众的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村医的“新生”也满足了老百姓就近看病需求。目前,三明基层诊疗量已达到54.72%,“小病在村(社区),康复回村(社区)”的诊疗机制正在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