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决胜2020】记者手记:走进沿河,这里有一段感人的脱贫故事

2020-11-29 08:5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马脑村黑木耳产业基地。(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中国台湾网11月29日沿河讯 (记者 尹赛楠)初冬的贵州,温度骤降,冷风带来阵阵刺骨的寒意。尽管如此,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马脑村黑木耳产业基地里,村民李淑霞依旧忙个不停。

  随着距离逐渐拉近,我们注意到了李淑霞手中的黑木耳。“您这是在做什么呀?”听到记者的问题,李淑霞慢慢抬起了头:“这是木耳菌包,我们要把长好的木耳摘下来。”

  今年61岁的李淑霞,曾是马脑村里的贫困户。过去,由于村里没有产业支撑,李淑霞一家人只能靠种地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的紧巴巴。“以前就是种点儿玉米、土豆、红薯,收成好的时候,一年的收入也仅仅一千块钱左右,老伴儿和孩子们都在外地务工,家里只剩我和小孙子。”在沿河,像李淑霞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马脑村村民李淑霞正在进行木耳采摘。(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今年2月底,铜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9+2”帮扶沿河自治县产业发展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全市已出列的9个区县和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拉开了与沿河共战贫困、决胜同步小康的序幕。也正是从那时起,沿河县将目光对准了黑木耳。

  “马脑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都适合种植黑木耳。”顺着手指的方向,梵天菌业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华说,通过前期培训和现场教学,大部分群众已经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带动了周边104个群众就业,年轻人在加工厂上班,年龄偏大的妇女和老人则在基地里进行木耳采摘。

  “到了我这个年纪也做不了其他重活,来基地里帮着做点儿事,每天有80元的工资,比以前那种‘靠天吃饭’的日子挣得更多。”除此之外,李淑霞家里的土地流转费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基地会按照每亩每年700元的价格支付我们土地流转费,丈夫和孩子都在这里务工,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梵天菌业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华向记者介绍基地的情况。(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李淑霞的故事,只是马脑村村民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今年沿河有12个乡(镇、街道)25个村参与到黑木耳种植行列中,年产干木耳1950吨、产值1.035亿元,覆盖农户7096户2696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11户3229人。

  “去年9月份刚到这里驻村帮扶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困难真的太大了。”回忆起当初的经历,39岁的沿河县官舟镇副镇长杜尚会仍然历历在目。“沿河是贵州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铜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为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我们必须拼。”杜尚会的话语,洪亮而坚定。

  “想在当地实现黑木耳种植,最紧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土地的流转。”自小生长在农村的杜尚会明白,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依靠,“要把这份依靠从村民的手中拿走,谈何容易。”也就是从那时起,挨家挨户的走访,向村民普及土地流转的好处,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你现在看到的这片木耳种植基地上,过去曾有48座坟,要知道,在农村迁老百姓的祖坟可谓‘大忌’,但即便如此,为了攻克这道‘最后的贫困’,大家别无选择,只能让村民相信我们。”

  没日没夜的走访,让杜尚会几乎喘不过气来。“这样的工作强度,家里人支持你吗?”听到我的问题,杜尚会讲述了一段往事。“今年6月份的时候,家中三岁大的孩子突发高烧,将近40度。爱人半夜给我打电话求助,但我手上的工作多到放不下,就咬着牙告诉妻子,‘你打个车带孩子上医院,我这边走不开’。”杜尚会说,这一年多来,自己最该感谢的人是妻子,最对不起的人也是妻子。

沿河县官舟镇副镇长杜尚会讲述自己的帮扶经历。(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那么究竟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下来呢?”

  “每当看到种植基地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笑容一天比一天灿烂,心中再苦也有甜。”听到杜尚会的回答,我瞬间明白了什么。

  也许,这就是每一位奋战在脱贫攻坚前沿阵地的工作者,最真实而又深切的感言!(完)

[责任编辑: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