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岁岁重阳九月九,家国情怀总如一

2020-10-25 14:27:00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字号

  作者:谢伟锋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连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喜迎重阳这一传统佳节。例如,山东邹城组织“文艺轻骑兵”到当地敬老院演出,点亮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南京江宁区菊花园喜迎八方游客,千余个品种的菊花魅力绽放、形成花海,让人流连忘返;广州莲花山于重阳前夜亮灯迎客,整个旅游区还在节日当天举行文艺展演,让游客在登高之余欣赏精彩的歌舞表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万物皆有出处,悠久、深厚的文化影响着传统佳节的面貌。《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是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而且,“九”和“久”谐音,使得重阳节因长久、长寿等美好寓意而受到喜爱和珍视。

  发轫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的传统佳节,本身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节日形态,重阳节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年老者崇拜的文化心理。古往今来,重阳节都是尊老敬老的节日,凝聚了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浓浓情意。节日中蕴含的人文理念,几千年来薪火相传、代代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体现着对家国情怀的认知与追求。

  细究每个传统节日,我们会发现各有仪式与特色。清明的踏青、端午的赛舟、中秋的赏月等,均以独有的方式助推传统文化“活起来”“火下去”。对于重阳节来说,登高是最重要的节日主题。古时登高,主要是为了祈盼家人无恙;今日登高,倒是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在此佳节时刻,“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之情分外浓厚,“菊落故土庭院”的乡愁再上心头,“品味胜似春景”的秋游颇为心旷神怡。迎霜宴、放纸鸢、吃重阳糕、看望父母……时光并不会斑驳所有的记忆,重阳的不少传统习俗延续至今。随着时代发展,节庆活动内容虽有变化,但贯穿其中的家国情怀始终不变、历久弥新。

  2013年起,重阳节成为我国法定的“老年节”,旨在鼓励人们发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积极表达关爱老人之情。孝老、敬老、爱老——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家庭伦理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家庭关系、家庭模式,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敬老文化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而这份美,在重阳节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熏染和升华,散发出迷人光芒。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敬老,不仅是家庭的义务和责任。近日,陕西西安咸宁东路社区志愿者走进王金芳家,聆听这位89岁高龄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经历。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当地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志愿者们纷纷走进老战士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从少年出征到老骥伏枥,拉长时间的进度条,我们依然不能忘却老一辈革命战士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再把视线投到更广袤的天地之中去看:“深藏功与名”的老党员张富清、踏上逆行武汉高铁的钟南山、再创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的袁隆平、肩负中国探月梦想的欧阳自远等,无数个进入耄耋之年的奋斗者,汇聚成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他们是老者,更是英雄。重阳佳节,敬老爱老,让信念灯火传递,让家国情怀激荡。

  岁岁重阳九月九,家国情怀总如一。都说秋天是最美的季节,重阳佳节更是占尽天时。秋高气爽让赏玩出行渐入佳境,田野呈现出一派丰收气象,漫山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此番心情,正如陶渊明所说的“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最美重阳,不仅美在一份景致,更美在一份孝敬、一份情怀。重阳敬老,近则身家,远则天下。一近一远,构筑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图谱。古老与现代的交织,让重阳节有了丰富的内涵。在厚重的家国情怀之中,涵养着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谢伟锋)

[责任编辑: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