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人气旺(新数据 新看点)
伴着书香度假日,图书馆里人气旺。10月6日早上9时刚过,湖北宜都市民吴雅莉就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到了宜都市图书馆。“十一”假期,她每天都拿出四五个小时和孩子在图书馆享受亲子阅读时光。截至10月6日,“十一”假期期间,宜都市图书馆累计入馆人数突破1.1万人次,每日入馆人数达1700多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公共图书馆增长近60倍。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加速推进,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全民族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3196个”的背后,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以前带孩子去绘本馆,距离远而且花钱多,现在图书室建到了家门口,抬脚下楼就是。书多、活动多,环境好、老师好。”北京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是社区居民李雅琪和8岁女儿的“第二个书房”。
李雅琪说,“说起‘幸福感’‘文化自信’,现在有了切身感受,幸福满满、自信满满!”
数十年来,我国从公共文化设施的匮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到基本实现“县县有公共图书馆”,再到图书馆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大、图书越来越丰富、设施越来越齐备,随之而来的是读者获得感的日益提升。
在浙江温州,主题鲜明、环境优雅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书房”融入城市生活;在湖南株洲,图书室、小书屋下沉建设到村民小组……遍布城乡的一座座精神地标,满载着知识和力量,保障着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文化权益,为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贡献着重要力量。
——“3196个”的背后,是阅读品质和文化生活的提档升级。
一个20平方米的图书馆,每日读者达160人次,全年借还书总量达84919册次……这是湖南长沙秀峰山公园24小时自助图书馆去年产生的服务效能。
我国各地新建起来的图书馆普遍环境舒适,活动丰富,位置优越,拥有高人气、高效能。各地图书馆主动作为,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提升吸引力和美誉度上下功夫。在许多地方,读者可以在书店挑选喜欢的图书,该书则由图书馆买单成为该馆的新藏书,供读者借阅;“菜单式”“点单式”服务成为常态,图书馆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提供专门服务;一些地区还探索将图书馆开到市民家中,辐射带动更多读者……
通过品质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在引领全民阅读潮流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书香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3196个”的背后,是高科技赋能的公共文化服务。
读者只要在电子屏幕上动动手指、扫二维码发出借阅需求,就可以直接到书架等待取书;数字体验馆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裸眼3D等高科技互动技术……去年,江苏省苏州第二图书馆落成,高科技元素让读者惊呼“没想到”“有惊喜”。
在传统服务之外,各地图书馆普遍朝着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让体验更多元、更有趣。一些地区研发读者阅读行为大数据分析系统,指导服务提档升级;许多地区将借还书等服务搬到手机上,并支持快递到家,让借书和网购一样简单……当前,图书馆已经不再仅仅意味着一个传统馆舍的概念,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贯穿线上线下,融合最新科技,成为吸引年轻人的一大亮点。
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正不断提升——201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天发放借书证23.6万个,平均每月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6311次,全年参加活动人次达1.17亿。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07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