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七彩部落 看湄潭茶旅融合之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遵义9月25日讯(记者 武晓娟 贾佳 张相成)秋分时节,走进遵义市湄潭县七彩部落,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处,一片片茶园青翠欲滴,茶香沁人心脾。在青山与茶园之间,还掩映着一座座五颜六色的民居。近年来,以茶为媒,茶旅融合,湄潭县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七彩部落很美 村长很忙
记者在七彩部落采访时,金华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刘建顺一直很忙,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已先后接待了三批客人。湄潭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瞿欣含说,七彩部落的人增收致富的愿望很强烈。七彩部落实际上是湄潭县湄江街道金华村的一个自然村民组,地处湄潭“翠芽27°”茶旅一体化4A级景区核心地带,全组共有73户人家,总人口274人。以前,到周边村子旅游的人很多,人家发展得很好,只有七彩部落很穷,垃圾污水遍地,环境“脏乱差”,无人问津。
穷则思变。后来村里大胆创新,将原本白墙灰瓦的房子重新粉刷。同时,村里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完善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七彩之门、七彩伞阵、七彩民居、七彩广场”等景观,举办婚庆、采制茶大赛、篝火晚会、特色餐饮等游乐活动,凸显出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和乡村文化。
环境改善后,村里也逐渐富了起来。这一点,种茶近30年的村民徐学良深有感触。他介绍,早些年,茶园还没有发展起来时,除了种茶,地里还种过水稻、玉米,收入并不高,也就勉强维持温饱。后来村里集体种茶,发展旅游,他的生活有了大幅改善。现在,他种了10多亩茶,开了一家民宿,一年的收入大概有30-40万。“和以前比,基本上是‘天壤之别’。今年受疫情影响,客流量还不是很多,往年基本上一天至少一两千人。我们村里有30多户都在县城买了房,基本上每家都有小汽车。”徐学良说。
刘建顺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金花村紧扣脱贫攻坚,依托资源禀赋,以茶旅融合发展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的新型农村经营模式,打造形成了基础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宜人的“七彩部落”,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寨美、村民富”的茶旅一体新路子。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9年,金花村人均收入达2.1万元,核心景区“七彩部落”的村民,收入更是高达4.2万元。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茶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摄)
以茶为媒 托起小康梦
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湄潭县委常委、副县长钟发辉介绍,在今年外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湄潭县的茶叶出口仍实现逆势增长。今年1-8月,湄潭县茶叶的直接出口额约800万美元,接近去年全年出口额的两倍。
目前,湄潭全县茶园面积达60万亩,2019年茶叶总产量达7.25万吨,产值52.66亿元,综合收入139.45亿元。为了让湄潭茶叶“走出去”,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湄潭县做了很多探索。一是建立工作专班,帮助企业办理出口资质;二是通过平台公司承接大宗国际订单,解决企业国际渠道问题;三是通过建立周转资金池,搭建出口融资专项平台,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四是与遵义综保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其外贸服务中心一揽子解决法务、财务、报关报检、物流等问题。
钟发辉坦言,目前,湄潭茶叶出口还面临一些困难,比如缺乏法律、外贸、财务人才等。未来,为了让湄潭茶叶更好地“走出去”,湄潭县将进一步打通金融、财税堵点和痛点,在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严把质量关,补齐政策短板和产业链条,创新销售渠道,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把湄潭茶叶直接推荐给国外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