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村里逛逛】草原上的“摆渡人”
央广网乌兰浩特9月15日消息(记者王晶)初秋的巴彦塔拉草原已有了寒意,但外来游客仍不断。5年,近2000个日夜,倪德青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里。
上五年级的儿子曾问他:“爸,是不是农村挣的钱特别多?”他答:“不多。”儿子又问:“那回城里上班多少钱?”他再答:“一样的钱。”儿子终于绷不住了,哭出声来,“那你能不能回城里上班,多陪陪我?”
父子间的这番对话,常发生在凌晨,儿子迟迟不肯睡觉,怕醒来爸爸又离开,回到那个嘎查,那个曾经是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最北部的深度贫困村。
倪德青说,除了愧对儿子,自己从不后悔选择驻村扶贫,甚至引以为傲。如今的巴彦塔拉嘎查早已摘掉贫困帽子,世代沿绰尔河而居的牧民也搞起了旅游业,引得不少市民逃离城市喧嚣,来此寻找田园牧歌般“向往的生活”。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的家人。
巴彦塔拉驻村第一书记倪德青(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常年待在嘎查,倪德青的脸被晒黑不少,皮肤也糙了不少。刚和记者见面,他便开起玩笑说:“昨天还遇到一个贫困户家的娃,管我叫爷爷……”倪德青很是健谈,驱车载着记者前往村委会的路上,不时摇下车窗,介绍村容村貌。“过去来这儿的人,没有说不穷的,你再看看现在的巴彦塔拉。”
干净的墙壁上满是蒙古族元素的壁画,房前屋后各家的菜园子整洁干净,黄瓜、西红柿沉甸甸地挂在秧子上……但5年前的这里并非如此,即使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初到时,倪德青还是被吓了一跳:没有一条平坦的路,开车进村40公里走了2小时,“村口第一家就是危房户,村民住的基本是土房,屋顶上甚至长满杂草。”
倪德青所帮扶的巴彦塔拉,位于嫩江第一大支流——绰尔河的“几”字弯处,属于半农半牧区。“过去路不通,粮食只能通过水路运送出去,卖不上什么好价钱。”他说,用当地人的话说:“地无三分平、村无产业撑、人无三分钱、户无隔日粮”。刚来时,问起生活状况,老人们都笑着摇头。
驻村的前几个月,倪德青几乎睡不着觉,办公室里各式各样的表格堆满了整张桌子。办公室邻间就是他的住地,一张单人床,厨房里有几个简单的碗筷,厕所是旱厕,在距住地很远的角落里。在做驻村书记前,倪德青当过计生干部、开过饭馆,还当过教师,从没遇到过这么棘手的情况。“人的思想转变程度,和其他村相差10年以上。”
巴彦塔拉居住着蒙、汉两个民族共572口人(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到巴彦塔拉第一天,还没到办公室,倪德青就先在一家危房户家整整呆了三个小时,“盖房子,他就差个地基,我说我给你赊3万块砖,我负责担保。”倪德青心里清楚,“那么破的房子还有人住,你说这个村咋发展?”
不少村民站在墙头观望,这个从镇上借调来的书记,是不是来“镀金”一圈就走了?不到两个月,房子真建成了。接连几天,村委会门口一大早就有村民在外等候,紧张地握起双手,等待倪德青答复。很快,危房改造政策又陆续落实了57户。
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紧接着,倪德青又把重心放在了重度贫困户身上。常年在外打工的陈太平家因病致贫,但彼时还尚未享受低保政策,两个孩子和爷爷一起生活。刚进他家门的那一幕,倪德青到现在都忘不掉,“两个不到7岁的孩子就蹲在床底下玩鞋,看着心难受。”与老人闲聊几句后,倪德青于当日下午就去县里将低保证办了下来。
他说,农村脱贫工作事无巨细,每一个都是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入户时多数并不顺利,进院时有的村民连狗都不给看管。而要想打开局面,必须换位思考,和村民交心。
他又听说,杨百顺儿子死活不继续学业了,“人穷时,别人一张纸都不借给你的。这个家年收入不到2000元,你说怎么过?”他结合自己的考学经历,和孩子交心,“你现在回来种地,一年能挣多少钱,要大学毕业了,找个工作赚钱养活父母,多好。”倪德青没想太多,直接和村书记打欠条借了1万元,交到孩子手里。当时,孩子父亲就哭了。
“在这个蒙古族占9成的嘎查,要让村民彻底理解政策,不是说开个会通知他就懂了。”刚上任不到一年,这样的例子太多,有时倪德青入户在一家一待就是一整天,常后半夜一个人回到村委会的住处,随后和衣而卧、倒头便睡,第二天5点便又醒来。这个工作节奏,他保持至今。
牧民在放牛(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破旧立新 穷则思变
改善村容、住上好房子只是一个开始。倪德青说,“换穷业”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发展新产业。
向村委会后山走,一条水泥路蜿蜒地伸向远方,抬头看,就是大片的草原和丘陵,一群草原牛散布其间悠闲地吃着草。“对于贫困户来说,借助自然优势,牛羊入户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倪德青发现,贫困户大多数都有养殖经验,祖辈一直靠养殖牛羊维持生计。但过去粗犷的养殖理念很难保证成活率。
“菜单式”产业扶贫很快提上日程,陈连书就是一个例子。倪德青先是为其提供了6头改良母牛尝试养殖,并为其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此后,衍生而来的托养产业也让陈连书多了一份收入。“草原200多头牛,基本都是邻居托养的,每头牛托养一夏可赚300元。”陈连书说。
在嘎查,像陈连书这样享受产业扶贫政策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但倪德青最怕的,不是实验失败,而是有些村民仍带有某些传统的老思想,“比如你今天给他安排了几头牛羊,明天一早他就给你卖了。”他就又跑前跑后组织技能培训;组建村内养殖户微信群......很多贫困户很快从原来的“半吊子”,硬是“逼”成了“土专家”。
一位贫困户正在喂羊(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以前穷的时候,老百姓都躲着你走。现在每期养羊培训班没一个落下的。”倪德青很感慨,“陈连书是文盲,最开始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现在能通过智能手机与其他贫困户交流经验。”这是倪德青最乐见的变化,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他很了解,农村人过日子,有时比的就是一股子精气神。
2年不到,嘎查的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只是个开始。距陈连书家不远处,是致富带头人乔继光创立的家庭牧场,养殖的是畜牧业市场上的一个新型品种——胡羊。这是倪德青的又一个好点子。
“这种羊就是一胞多胎,产量很高,我们现在先在这尝试养殖,然后再带动一批贫困户。”倪德青告诉记者,传统的畜牧业超载过牧,给草原生态带来破坏,不利于畜牧业持续发展。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包括乔继光在内的不少牧民观念发生转变,尝试标准化规模养殖。这也是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雨后,倪德青带着记者前往羊舍,不少贫困户在这里实现就业,不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边照料胡羊边学习先进经验。他说,其实村民们对脱贫的理解,就是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现在既能在家门口赚钱,又能守着老婆孩子,对于这些朴实的村民来说,就是一种双赢。”这也是倪德青最愿见到的。
景区农产品售卖摊(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创新思路 精准扶贫
几天采访里,倪德青没闲下来过,牧民打来的电话不断,忙的时候就在村口吃上几口烤冷面对付。他不觉得多苦,说自己就是操心的命。一是年幼时身边最亲近的人经常靠借粮食、借衣服勉强度日,这记忆他抹不掉;二是受过去同样是村书记的父亲的影响颇深。
至今,倪德青仍清楚地记得,老人过世需要的白布、办喜事需要的肥猪、穷小伙子娶不到媳妇……父亲都要操心,常常夜里赶着毛驴回来喝得酩酊大醉,嘴里反复念叨着,“村里要是有个像样的产业,也不至于穷成这样……”
这句话倪德青记到现在。“父亲没做完的事儿子来做,就是这个决心。”他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借助生态资源发展旅游,壮大嘎查集体经济。
景区展厅带动消费扶贫(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白彦乌兰,是巴彦塔拉嘎查所在的乡,蒙语意为红色的欧李(一种植物)。过去马车经过时,车辙都是红色的。倪德青坚持要把这种传统生态保护起来,于是在不动一草一木的前提下,不到50天日夜赶工,村中心的景区落成,草原蒙古包、生态园初见雏形。
如今站其高处远眺,便可见绰尔河全貌。旅游二级路建成后,从城里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到了农闲时节,不少贫困户没了放牧牛羊的压力,就到景区打工赚些外快,这也是倪德青起初建设景区的理念。
可还是会有村民不理解他的“善意”。倪德青说,现在讲出来很容易,彼时难处很多。
景区在一折弯处,要占一户的园子一角,倪德青早上5点去村民家,晚上11点才出来,期间,家中有事妻子打了十几遍电话全部拒接,就怕沟通不到位,“他家就一句话,你走吧,跟你一句话唠不了。”倪德青常说,自己很“轴”,事办不好睡不着觉,“景区建起来不是一家受益的事,全嘎查好了大家不都得利了。”
去年,景区开始试运营,倪德青说,景区在门口提供30个农特产品摊位,报名最积极的就是这一户,开起了烧烤摊;还有不少村民天不亮就上山采蘑菇在摊位售卖,“大家都彪着劲儿干,你说还会还像以前那样穷下去吗?”他还在精打细算,景区是承包给第三方公司运营的,不少村民也都有股份。要将这笔承包费,用在“防止”贫困户二次返贫上……
倪德青说,未来还要带着村民在景区造科普基地、赶着时髦挨着河边做集装箱别墅。他们要建城里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村民正在直播卖农产品(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小康路上 做摆渡人
倪德青爱记工作日记,拉开办公室的抽屉,里面有着厚厚的几本笔记本,上面写得密密麻麻,都是他驻村5年来的点滴记录。其中有一页,记得最清楚,时间是在2019年末,巴彦塔拉嘎查40户全部脱贫。
可他不爱回忆这些,反倒是一些与村民间的情谊,心里记得比本子上要清楚。
倪德青曾去长春看病,做完检查后一看手机,五六个未接来电,都是村民杨百顺打来的,“我看病前在他家入户,我说心脏不舒服要去看看,他就一直担心,问我没大事吧?”彼时的他心里五味杂陈,反复和媳妇念叨,“就一个电话把我高兴的,这个村我就没白待。”
村民杨百顺没什么文化,但知道“摆渡人”这个词,他觉得倪书记就是嘎查的“摆渡人”。他常听书记说,脱贫路上硬件的帮助再多,不如先将大家的思想扶起来。
采访结束,倪德青还执意要带记者去看看76岁的米大爷,他是嘎查里公认的直播带货达人。“76岁的老人都能玩得转快手,年轻人怎么不行?!”说起这些,他颇为兴奋,他还要通过网络把嘎查的生态、民俗风情展示给全国各地的朋友,这也是未来嘎查发展的新方向。
他说,这同样也是米大爷和村民们的心愿。过去追求的,是吃饱穿暖;如今需要的,是享受新生活。
本期节目制作名单:
策划:赵净 李雪南 关宇玲
编导、记者:王晶
摄制、剪辑:荆宇琦
摄影:张凯航
设计:牟嘉 牛晨明 陈颖
特别鸣谢: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