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总书记亲临过的草原上有了这些变化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全景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
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5年内两次到内蒙古调研,祖国北疆的这片土地一直是他的牵挂,而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更深深牵动着他的心。
居以“安”为先,安心更舒心
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林业困难职工郭永财家,同老郭一家人促膝谈心。(图片来源:新华网)
阿尔山林业局退休职工郭永财,过去一家六口人挤在38平米的简陋平房里。他永远忘不了2014年1月26日的那个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家里,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详细了解他们一家的生产生活,并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让林区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郭永财讲述总书记来家“做客”的情景。
2014年起,阿尔山市先后投入40亿元,改造棚户区10200户。同年6月25日,郭永财一家告别住了几十年的“板夹泥”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林区“棚改”,让万千林业职工圆了安居梦。
阿尔山棚户区旧貌换新颜
阿尔山俯瞰全景图
业以“乐”为导,用情又用力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
如今,不只住房得到改善,在锡林郭勒盟农牧区,农牧民养老、看病、购物、用电、通行等诸多难题,都得到有效解决。
2014年1月27日,正在内蒙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81岁的牧民玛吉格家,在蒙古包中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图片来源:新华网)
2016年,牧民玛吉格和老伴从牧区搬到了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在地广人稀的锡林郭勒盟,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态势,当地率先推广了“集中居住、养老育幼、医养结合、政府扶持、多元运营”的独具草原特色的牧区养老新模式,已建成和在建牧区集中养老项目8处,床位5100多张,老人可以拎包入住,医养结合,养护衔接,安享晚年之乐。
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到她家时的情景,玛吉格老人和老伴都难掩内心的激动。(图片来源:新华网)
爱祺乐牧民养老园区
家靠“绿”生金,歌声满天涯
全国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盟长霍照良向总书记做汇报。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生活一天天变好的草原儿女不会忘记,绿色永远是内蒙古的底色。5月22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盟长霍照良向总书记汇报,锡林郭勒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全盟60%以上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习近平表示肯定:“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
鸟瞰毛登牧场
锡林郭勒盟风电新能源基地
生态优先,以绿生金,绿水青山成了当地群众的幸福靠山。拥有18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的锡林郭勒盟,借助良好的饲草资源,不止传统畜牧业优势加速发展,还在毛登牧场建起了集储备与交易功能于一体的“牧草银行”。
地处大兴安岭林区腹地的阿尔山市,积极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深挖生态风光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2019年1-10月份,旅游收入56.93亿元,全市6.8万人中,旅游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近4万人,4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旅游业实现了增收脱贫。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7年多的艰苦努力,内蒙古脱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57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0.11%,所有贫困旗县和贫困嘎查村全部摘帽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目前,正在全力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巩固脱贫成果。
贫困户脱贫了,贫困村退出了,贫困旗县摘帽了,“努力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总书记当年视察时的殷殷嘱托正一天天成为现实。
5月22日,总书记再次提出期望,“要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为了防止返贫,变“输血”为“造血”,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夯实一产、联动二产、融合三产,2019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096个,覆盖贫困人口115.2万人次,以筑牢振兴之基。
脱贫不是终点,身上闪耀着吃苦耐劳、勇往直前“蒙古马精神”的草原儿女,将会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