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隔屏相望的“部长通道”依然“解渴”

2020-05-23 13:1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社记者5月22日电 题:(两会特写)隔屏相望的“部长通道”依然“解渴”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火爆”,是历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给记者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2日开幕,但随之开启的“部长通道”却呈现不同气象。

  “部长通道”实际上是位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一条列席人员入场通道,早年间记者们在此“围堵”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的场面层出不穷,颇为热闹。久而久之,这里成为全国两会一个重要的信息场。

  2015年开始,“部长通道”逐渐成为官方认可的沟通机制,工作人员会主动和各位部长沟通,邀请他们到发言台前回应热点。

  尽管如此,为了抢占拍摄有利地形,仍不乏记者在大会堂开门一刹那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向北大厅。为了获得一个提问机会,许多记者更使出十八般武艺“卡位”。

  不过,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今年“部长通道”形式发生不小变化:部长们接受采访的地点由大会堂北大厅调整到新闻发布厅,记者们则在梅地亚新闻中心隔屏相望。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让“部长通道”少了些“火爆”,多了些“从容”。

  由于记者数量压缩,采访时已不再需要“赛跑”或“卡位”。不少记者在新闻中心休息区看完公布政府工作报告的电视直播后,才不紧不慢地走进发布厅;落座之前,有记者还不忘用现场提供的消毒湿巾仔细擦拭双手和采访设备。

  不过,这种特殊安排带来的新气象,并没有降低媒体对于信息的渴求程度。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采访开始后,第一个被主持人点到提问的记者,就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一连串抛出三个问题。

  在笑称“你这个问题是‘一箭多星’”后,何立峰娓娓道来,为记者分析形势、拆解目标。作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他还向外界释放稳定预期,“我们有能力也有实力、有信心也有决心,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疫情冲击下中国财政更加吃紧,财政部如何落实政府过“紧日子”,重点“紧”在哪几个方面,“紧”的空间有多大?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图为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第二个走上“部长通道”的财政部部长刘昆也接到了记者抛来的“连珠炮”式提问。

  “政府过‘紧日子’,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这是一个长期方针政策,并不是短期应对措施。”刘昆告诉记者,政府“紧”还有空间,并强调这和保障政权正常运转没有矛盾。

  不过这位曾说过“财政部门要当‘铁公鸡’”的中国财长也再次体现本色,“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没有绩效的钱也不该花,花了还要依法依规问责”。

  道国情、通民生,一直以来是“部长通道”的一大特点。尽管今年记者与部长的物理距离远了,但这一机制贴近民生的特点没有改变。

  “猪肉价格最近确实下降了,批发市场已经连续13周小幅下降,比最高的时候下降了23%,每公斤大体降了12元(人民币)”,面对猪肉这个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把账算得明明白白。介绍了恢复生猪生产供应有关措施后,他还给出承诺,“一定会确保小康之年老百姓的碗里不缺肉”。

  三位部长共回答9个问题,既回应热点又直通民生,既紧扣当下又着眼未来。特殊时期,这场不再“火爆”的“部长通道”依然足够“解渴”。(完)

[责任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