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高扬起国际合作抗疫的旗帜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仍然令人担忧。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其一,要正确认识疫情特点和时代特征。新冠肺炎传染性强,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和特效治疗手段。新冠病毒没有国界,肺炎疫情也不分种族,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当今人类处于全球化、地球村、互联互通时代,通过跨境列车、飞机等运输工具,病毒可以随人流动快速蔓延至全球。所以,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性问题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得到解决。如果一个国家单打独斗,即使你在本国控制了疫情,其它国家的疫情也会输入进来。所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国家可以隔岸观火,也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反复强调的:“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其二,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视生命重于泰山,采取坚决果断的疫情防控措施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中国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保障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主动与其他国家开展信息交流、经验分享、物资帮助、专家支援,为世界抗击疫情贡献了力量、树立了标杆。而有些国家政府,没有把维护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首位,有的视疫情为流感,对其危害轻描淡写,不愿拿出硬核措施;有的把经济发展放在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之上,不愿为了控制疫情而停工停产;有的国家惜于花费人力、物力、精力于疫情防控,倡导通过集体免疫来对抗疫情;有的国家放弃对疑似病例检测,直接向疫情投降。诸如此类的言行,表明这些国家难于真正重视疫情防控,更不会热心推动国际抗疫合作。这样就削弱了全球疫情防控的合力和成效。必须让世界人民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世界各国都能真正重视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实现真诚务实合作,人类才能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取得最后胜利,将疫情给世界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其三,要坚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各国必须团结合作,共同应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恳切倡议,为全球抗疫凝聚起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强大合力,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的文化文明多彩,发展道路各异,社会制度不同,但大家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面对疫情,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要放下地缘政治竞争和社会制度唯我独尊的心态,摒弃单边主义、本国优先等主张,用平等平和心态来相互合作。合作不排斥竞争,但竞争不是一方把另一方打败、你死我活,而是通过良性互动来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抗疫双赢,增进共同福祉。抗疫合作没有输者,大家都是赢家,任何一国做得好都不仅是对本国有益,对其他国家也有好处。任何相互指责、推诿与卸责,都无助于集中精力应对疫情,会造成国际社会分裂,危害抗疫国际合作。对此,大国更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要站在国际道义的高地,担负起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能够为全球合作抗疫提供国际卫生公共产品,热情援助和支持医疗资源缺少的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国家抗击疫情,携手应对世界共同威胁和挑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其四,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合作抗疫上发挥领导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全球公共卫生事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都要维护世卫组织工作的权威性,积极支持世卫组织的工作:如动员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加大资源投入,制定科学合理防控措施,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特别是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做好防范和应对疫情工作,共同维护好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在当前形势下,任何否定甚至削弱世卫组织的言行,都是对世界合作抗疫的打击和危害。世界各国还要充分尊重和大力支持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机构发挥沟通协调作用。要在国际多边机构框架内推进合作,加强全球疫情变化分析预测,完善信息和经验交流共享机制,加强科研攻关合作,开展联防联控,完善应对输入性风险的防控策略和政策举措,推动健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努力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其他有需要的国家加强抗疫能力建设,共同抵御疫情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我们相信,世界各国相互理解会更深入,共识会更广泛,全球合作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历史上,人类战胜了一次次突然来袭的凶恶传染病,使人类文明持续光大传承。今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全球共同大考,只要世界各国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努力合奏人类命运与共的乐章,人类就一定能再次战胜凶恶的传染病疫情,迎来世界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仲计水,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