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返岗复工如何重建“安全感”?专家开出“心灵处方”

2020-03-10 10:0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返岗复工如何重建“安全感”?专家开出“心灵处方”

  图为济南市民利用周末时间,戴口罩到公园游玩散心。 赵晓 摄

  (抗击新冠肺炎)返岗复工如何重建“安全感”?专家开出“心灵处方”

  中新网济南3月9日电 (赵晓)脸覆双层医用口罩、手戴一次性手套、随身携带消毒酒精……持续在家办公40余天的张凡在新的一周加入返岗复工大军,由于长时间未出门,恢复正常上班的她只能通过增加防护装备来缓解心理紧张。

  “防火、防盗、防同事”“同事防我像防贼”“距离产生美”……众多像张凡一样打破居家隔离状态,重返办公地点的“上班族”在社交平台上调侃疫情之下紧张的办公室氛围。在新冠肺炎危机尚未完全解除前,不少人面对复工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慌和焦虑,而继续在家延迟复工的人也滋生出一些负面情绪。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邱惠敏最近也接到市民电话咨询,出门工作担心感染几率增加、对周围环境缺少安全感该如何解决。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运行的过程中,很多人为潜在的传染风险忧心,这属于正常心理反应。“可以保持适度警惕,但也要理性评估周围环境。办公时可尝试与同事多用线上方式交流,在心理上互相鼓励,逐渐建立安全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主任毛雪琴认为,当人们从居家隔离的固定场所走出,重返岗位,情绪和心态会发生一定变化,需要经过一段心理缓冲期逐渐适应。她建议,转变心理状态时,民众也要有基本防护意识,把居家防护经验升级应用到上下班途中和办公过程,通过科学防疫措施和合理工作安排规避风险,缓解恐惧情绪,慢慢接纳在特殊时期复工复产的现实。

  也有人会过度敏感地关注个人身体健康,身体稍感不适就疑病。邱惠敏对此分析称,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引发的疑病会加重心理焦虑。“可以通过测量体温等方式定期对身体状况做出恰当评估,将由担心引发的想象与现实分开,多与亲近的人沟通交流,转移注意力,减少精神紧张。”

  除恢复流动的返岗复工人群外,还有一部分仍在家办公、上网课的群体在积聚烦恼和压力。毛雪琴说,面对疫情,继续在家隔离的人应做到“心中有数”,多从官方渠道了解和掌握当前趋于稳定和可控的形势,对接下来的防疫工作保持足够信心,从而说服自己在行动上配合当下安排。“学生们与其在家为耽误学业忧心,不妨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减少客观环境干扰,提高学习效率。”

  而对于在家边工作边带娃、分身乏术的职场妈妈,邱惠敏认为,化解职场妈妈的困境,更多要从现实层面解决。抚养孩子是家庭共同的责任,职场爸爸应主动补位,同时用人单位的理解、社会的包容也非常重要,从制度层面上关怀职场妈妈。“当现实状况得到缓解,她们的心理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邱惠敏说,尽管当下人们仍会产生不同心理烦恼,但从咨询热线中能明显感觉到,随着疫情形势趋于稳定,民众整体恐慌情绪在降低,转向积极乐观。(完)

[责任编辑: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