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萍:“防护服是冰冷的,我们的心是热乎的”
走进火神山医院,见证抗疫狙击战。不论昼夜,火神山医院里的白衣战士常是步履匆匆。
宋彩萍是护理部的副主任。在同事眼里,她是“永动机”,每日像个陀螺,不停地旋转;在患者心中,她是“暖心人”,事无巨细,悉心照顾。
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奔赴玉树抗震救灾的队伍中,曾出现在援助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征途上,而今又出现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现场……
6年光阴,两个拥抱
除夕夜,宋彩萍带队出征武汉, 她走得太匆忙,甚至没有来得及吃一口家人已经准备好的年夜饭。
走出家门之前,儿子两眼含泪,给了妈妈一个有力的拥抱。
宋彩萍和儿子 资料图
6年前,宋彩萍即将出征利比里亚时,也有过一个这样的拥抱。那年,儿子11岁,哭着抱住妈妈不让走。宋彩萍不得不把疫情中的利比里亚描绘成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她告诉儿子,自己要去那里照顾非洲的孩子。
这次,儿子已经比她还要高了,反过来安慰妈妈:“妈妈是军人,就要随时准备战斗!妈妈加油!”
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包括宋彩萍在内的陆军军医大学150名医疗队员,乘坐军机抵达武汉。他们没有停歇,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
凌晨三点半,宋彩萍终于结束了工作,回到房间却睡意全无。她一刻不歇地清物资、查资料,不知不觉天色已白。上午7点多,一夜未眠的宋彩萍又开始带着队友们分类清理物资,为转场做准备。
如何第一时间救治病人、如何确保医护人员安全,交接病房、划分病区、设置通道、紧急筹措急用药品和防护用品……所有这些问题,都等待着宋彩萍和队友一一解决。
为尽早收治病人,宋彩萍带着几名曾跟她一起抗击过埃博拉疫情的医护人员,绘制传染病防护流程路线图。为了让区域划分和进出路线更加科学,他们将图纸修改了十几遍,不眠不休,不到24小时就完成了改造任务。
“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相互的力量”
在火神山医院,宋彩萍分管感染控制、临床一线物资协调、工作流程和护理质量管理。尽管事务繁多,她还是坚持每天抽时间到病房看望病人。把两个病区的120多个病人全部看一遍,她心里才会踏实。
为了纾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她用手势传达问候,在防护服上画笑脸。“防护服是冰冷的,我们的心是热乎的。只要用心去关爱,哪怕隔着厚厚的防护服,患者也能感受到我们深深的爱。”这是宋彩萍经常说给队员的话。
宋彩萍说:“外人看隔离病房,以为充满了紧张气氛,甚至有点恐怖,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不论男女老少,我每次看到他们都会有说不完的话。”
感染一科一病区主任李琦将宋彩萍对患者的陪伴称为“话疗”——她在就感觉有人陪着你、有人看着你,有人护着你。
一次查房时,宋彩萍发现患者甘先生胃口不好不愿意吃饭,询问后得知甘先生牙不好,病房饭菜对他来说不好嚼。她立即协调保障人员,请他们多准备一些柔软易消化的饭食,还特别要求给每人加一碗鸡蛋羹。“患者中有不少老年人,这应该是个普遍的问题。”
当天晚上,患者们就吃到了香喷喷的鸡蛋羹。
为此,甘先生写了一首诗:火神山上雪花飘,鬼门关前心绪糟;千年春秋生与死,我信天使夺屠刀。
一位老大娘在病房里活动身体。宋彩萍看到她的病号服裤子有些宽大,走路时裤腿拖在地上,很容易绊倒,就蹲下为她挽好裤腿,并扶着她走回病床。
“虽然看不到你的模样,但我记住了你照顾我的样子。”一位患者赠诗宋彩萍,“你就是白衣天使,为我们带来爱和希望。”
“医务人员在这次疫情面前,确实冒着很多危险,也克服了很多困难。但是当你在病房里感受到患者的理解、支持,还有他反过来对你的关心的时候,我觉得什么都不是困难了。这是我们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相互给予的力量。”面对镜头,宋彩萍红了眼眶。
“绝不能让一名队员掉队”
除了病患,宋彩萍还担心着自己的队员。
每天,宋彩萍要么带头进“红区”,要么就守在距离“红区”最近的地方。“大部分队员没执行过这样艰巨危险的任务,我要给他们信心和力量,教他们学会规避风险。看着他们一个个安全走出病房,我才安心。”
宋彩萍 资料图
在细节上怎样做到更好并能做好自我防护,输液怎样做到精准穿刺,做咽拭子采集、吸痰时病人的体位该怎么摆,宋彩萍一一教给同伴。得知有多名当地医护人员不慎被病毒感染,宋彩萍下定决心:“既要打胜仗,还要零感染,我绝不能让一名队员掉队。”
李琦说:“小到检查厕所通不通,确认护目镜数量、质量,还有进行去雾等技术操作,大到整个流程,包括人力资源配置、整个护理团队的质量管理,她都抓得比较紧。我开玩笑说,她既是师长又是班长,一直在用行动带领着大家。这是她的特点。”
“忽略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宋彩萍说,经历过传染病患者的救治,才会知道这其中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队伍的安危:“我不能放过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下午三点,宋彩萍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吃午饭,她笑着说:“吃饭的时间是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候,脑袋可以暂时放空一小会儿。”这之后,她又将一头扎到工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