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背后的复工记:只为早日“无码”
见过凌晨四点的杭州,只为早日“无码”——“健康码”背后的复工记
新华社杭州2月21日电(记者商意盈 张璇)2月9日,杭州余杭区率先在支付宝上推出健康码,而后推广到全市,浙江、四川跟进……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指导支付宝加速研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这中间,仅仅用了7天。
这速度背后,是一群“码农”没日没夜地耕耘。“见过多次凌晨四点的杭州,就是希望早一天能不再用健康码作为通行证。”健康码团队技术负责人蒋大益说。
什么是健康码?健康码是疫情期间个人通行电子凭证。市民通过线上申报,完成健康信息登记后,经后台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健康码实施“绿、红、黄”三色码动态管理:显示绿码者,亮码通行;显示红码和黄码者,需要自我隔离并健康打卡,满足条件后将转为绿码。
2月11日,蒋大益接到任务后,迅速集结团队,在前期基础上,做好浙江全省健康码的建设和开发。虽然他是一名资深的技术开发者,但健康码是一个从未有过的项目,能做到什么程度、做成什么样子,他心里没底。
“我们把在杭州所有符合出行条件的工程师,都调集了起来,能到岗10余人。”蒋大益说,别看是个小小的二维码,背后是一个需要复杂协同的浩大工程:涉及的岗位有技术、产品、BD、法务、隐私办、客服……
杭州西溪路,这条布满了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的街道,没有往日的热闹。蒋大益和几十个技术人员成了这里最早一批复工的员工。在他吹响“集结号”后,他和团队人员戴着口罩,经过层层“关卡”:检查健康码、入园证明、量体温、酒精消毒、发放口罩后,进入园区。
行军床、洗漱盆、餐食区……健康码建设的临时作战区建立了起来。这里工作的不仅仅有蒋大益团队带的支付宝技术团队,还有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团队、“杭州健康码”来自公安的专版技术组、数据服务企业个推公司等。
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上线余杭版健康码,4天;上线杭州市健康码,1天;上线浙江省、四川省健康码,3天,两省上线时间间隔,16.5小时……
“因为各地在不断上线。”蒋大益回顾说,时间像压缩饼干一样被挤压,每个环节上的每颗螺丝钉仍然要确保不能出差错,最长连续工作40个小时没合眼,困了就用零食“激励”自己,或是用热毛巾洗脸让自己“清醒”。
为了工作24小时运转,蒋大益将团队分成2队。每天两班倒,确保24小时都有人在线。
记者在工作室里看到,不时有人在电脑上视频电话、网络会议,而连线中时而还能听到家中小孩的哭闹声。蒋大益说,所有人的电脑和手机都保持着充电状态。而他们为了保证安全,作战室里的所有人都拼命摁住想摘下口罩的念头,因为电话会议太多,口罩里很潮湿,戴着很不舒服。
蒋大益说,健康码绝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它的顺利推出,真实展现了一个地方政府的先进管理思路,以及政企匹配合作效率。
上线以来,不少功能仍在进一步改进中。“有的小区不认可,怎么办?”“老年人没有支付宝,怎么办?”“外地人注册不了,怎么办?”……
研发团队说,或许以后健康码可以发挥健康数据采集等其他作用,希望用他们的努力,助力疫情防控,“无码”的那一天能早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