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新春走基层】苗福祥老人搬迁记

2020-02-03 11:4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隆冬时节,陇中大山寒气袭人,记者来到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易地搬迁小区,走进73岁的苗福祥老人的新家,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苗福祥老人一家刚入住3个月,新家喜气洋洋,敞亮的客厅干净整洁,宽大的卧室温馨舒适,家里新添置了沙发和电视。新春将至,外出务工的儿子回家团圆,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新春。

  苗福祥是东乡县春台乡白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7口人,这些年来,仅靠30多岁的儿子苗一卜一人外出打工,儿媳妇留在家中照顾两个老人,种地养羊,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

  “冬天最难过,家里冻得像冰窖。”以前,一家人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一到冬天,家里特别冷,孙子们常被冻感冒,老年人更容易生病,“孩子们的学校离家有4公里,遇上下雪天路滑,就没法上学。”提起过去的生活,苗福祥老人不住地叹气。

  2017年春天,村干部来到了苗福祥老人家,告诉他县城新区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动员他搬过去,但苗福祥犹豫不决,“我们不是不想搬进楼房,而是怕搬过去以后住不起,楼房里各种费用多。”可老房子破旧得没法住了,孙子们上学也不方便,一家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村干部多次到苗福祥家讲解国家政策,耐心告诉他,易地搬迁小区旁建了扶贫车间,可以让儿子儿媳进入扶贫车间,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几个孙子还能在小区门口新建的学校上学。听了村干部的解释,一家人的心结解开了,决定搬出穷山沟。

  2019年10月,苗福祥一家人搬进了新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在安置点新房子里,水、电、天然气都通上了,政府给苗福祥家补助了2100元的天然气费,冬天取暖不用发愁,孩子们上学的新学校离家才200米。“做梦都想不到,我一个山沟里过了一辈子的老汉,还能住进这楼房。”苗福祥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东乡县城南区安置点,为了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获得感,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次性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交通、上学、就业、就医、饮水等问题,确保搬迁群众搬得进、住得好。

  自打住进了新房,苗福祥一家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以后我们要自力更生,开始新的生活。”新年新气象,苗福祥全家人已经商量好,一开春,苗一卜就再不外出,和媳妇一起去小区附近的毛织厂打工。

  东乡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山大沟深、气候干燥,生存环境艰苦,是甘肃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离开苦瘠的大山谋发展,因地制宜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是当地探索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扶贫民生工程,也是山区群众决战贫困的创举。

  “搬出穷山窝日子变红火”。近年来,东乡县举全县治理,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东乡全县有5255户28023人被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工程全部投入使用,移民实现全部入住。同时,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行路、上学等系列问题。

  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如今,在东乡县城新区、达板园区一幢幢新楼房拔地而起,山乡展新颜。“搬进新房大概有半年多了,水、电、暖等一应俱全,在这里住得很舒服,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山区老百姓的关心和支持。”家住龙泉镇周杨村的搬迁户杨阿西说。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标。要让搬迁群众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重点。围绕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东乡县逐户走访搬迁群众家庭,精准掌握家庭劳动力及就业情况,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开发就业市场、科学养殖、扶贫车间、劳务输转、光伏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生态补偿、土地流转、注资分红、政策兜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

  东乡县百和乡和岘村90后青年马福鹏初中毕业后,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牛肉拉面技术。

  临近春节,培训班很火爆,马福鹏和移民搬迁来的年轻人一大早就来到学校。马福鹏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动手操作,一段时间下来,已熟练地掌握牛肉拉面的基本技艺。

  “我以前苦于不会技术,刚好县上办了拉面技师班,很高兴来这里学习,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我有进步。”马福鹏筹划着,学好技术后,先去餐厅做拉面师,有了积蓄,想着自己开餐厅。

  “为了让群众学到一技之长,尽早实现脱贫致富,我们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开设各种特色班,给年轻人提供培训机会,帮助有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和家庭。”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章秀武说。

  告别故土、走出大山。世代贫苦的东乡农民“易”出新天地、“搬”出新生活,孕育着新希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马志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刘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