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经济“三力”大增
近年来,北京建立了一整套优化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大幅提高。“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系统的、深刻的自我革命。关键点是正确划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北京市副市长王红说。
“简政放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减税降费”等,是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高频词。“北京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把优化营商环境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从‘政府端菜’转变为‘百姓点菜’,从‘我要怎么办’转变为‘企业和群众要我怎么办’,围绕企业和群众更方便地‘办成一件事’进行流程再造。”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说。
在压减企业经营成本方面,北京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顶格实施各项税费减征,今年为企业减税降费近1800亿元。营商环境改革直接为企业节省经营成本达30亿元。”王军说。
北京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戴颖介绍,两年来,在全力以赴推进“1.0版”“2.0版”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后,今年北京编制完成了营商环境“3.0版”改革政策——《北京市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围绕企业创新创业、投资贸易、产权保护等12个重点领域推出204项改革任务。例如,以问题为导向,对2018年10月建立的“服务包”制度,提出了不仅要对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服务,而且要建立三级管家服务体系,问需于企、精准服务:由市发展改革委作为“总管家”,负责统筹全市“服务包”制度落地;各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行业管家”,根据企业诉求制定服务措施,协调推进具体服务事项落实;市投资促进中心作为“服务管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今年8月,全国首家小微企业“续贷中心”落户北京。“续贷中心为小微企业现场提供续贷受理审批及其他投融资服务,让我们免去了找过桥资金的麻烦。”北京美科华仪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黄茜说。
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部分创新成果上升为法规制度在全国推广。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妍介绍,北京率先在全国试点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将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由《物权法》赋予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的抵押登记职能,委托给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履行,首次在北京市实现两个部门、两个系统的实质统一。今年4月28日,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按照世行标准建设,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登记成本和环节。这项改革创新成果被纳入国务院10月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方葆青表示,北京企业开办已进入“1时代”,即企业开办时间由去年的5天缩短至目前的1天全办好;环节全合并,企业开办“一窗办”;无缝衔接,企业开办“一照通”;“一网通办”全面推行,自今年2月新版“e窗通”平台上线以来,北京市95%以上的企业新设通过“e窗通”平台办理,企业开办效率大幅提升。
在提高知识产权政务服务水平方面,“北京除开展知识产权的综合立法研究外,还确立了专利资助从申请到资金发放全程中只用‘跑一次’等措施让众多企业受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介绍。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增强了北京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两年来,北京市累计新增科技型企业超过15万家,日均新设科技型企业超过200家。营商环境优化还催生科技创新动力,使创新人才加速集聚,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增强。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表示,北京将以更大力度扩大高水平开放、强化科技手段运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法治保障水平,为国内外企业在京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氛围,也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贡献智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