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奔跑这一年(经济新方位·特别策划)
编者按:这一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一年,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六稳”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座跨江大桥,连通的是道路,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一家创业公司,升级的是产品,更是适应变化的思路;一个科研团队,突破的是技术,更是产业成长的高度;一家小微企业,收获的是订单,更是轻装上阵的信心……
我们选取四则故事,从四个视角,呈现一年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的实践成果。
山城摆渡人:
大江不再
是阻隔
路尽头,大江奔流。
疾驰而来的汽车放慢速度,缓缓驶上渡船甲板。看着大大小小的车辆停稳当,王志华点点头。甲板两侧关闭,渡船便驶向了对岸。两分钟,跨越200米宽的江面,船停靠在了岸边。车辆接续驶上码头,加速离去。
北碚三土渡口,这里是重庆主城最后一个车渡。渡口安全员王志华,当了20多年的摆渡人。
“长江、嘉陵江穿过重庆。两江四岸之间,以前哪有桥?车要过江,车渡就是江上活桥。”王志华说。最繁忙的时候,都是两条渡船对开,24小时不歇。岸边,等着过江的车排出几公里的长队。全城15个车渡码头,一年摆渡几百万辆。
近些年,重庆的跨江大桥越来越多,主城区桥梁已有32座。每当一座大桥建成,往往就会有一个车渡渡口退出重庆人的日常生活。
“我们是主城目前唯一在航的车渡渡口,今年已经摆渡了10万辆车。”王志华依然骄傲,对渡口附近的居民来说,通过最近的桥梁来往,怎么也得半个多小时,仍不如车渡方便。货车要运输建材到北岸的工地,这里也是一条捷径。
然而,就在王志华的身后,距离三土渡口不远处,水土嘉陵江大桥正拔地而起。南北的主塔都已封顶,即将挂锁吊梁。
像这样正在建设的跨江大桥,主城还有10座。而这一座,也许会让这个最后在航的车渡渡口受到影响。
“这是好事嘛。我们就嫌大桥不够多呢。”王志华和同事都淡定得很。
大桥飞架,人流、物流、信息流都动起来了,动得更快了。“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有的客商想来投资,走到半路,就掉头回去了。”嘉陵江北岸,两江新区一名干部感慨。现在,大江不再是阻隔,荒地变闹市,工业园、写字楼从无到有,日渐喧腾。
城市迅速发展,带来更多货运客运,高峰期过江还是堵。去市车渡管理站开会,王志华从来不敢开车,“提前1个小时走都可能迟到呢。不多修几座大桥,行吗?”
2019年,重庆主城区包括跨江大桥在内的城市道路建设计划项目共100项,计划年度完成投资约310.1亿元。
“虽然桥梁建设速度一直在加快,但车辆出行和运输的需求增长太快了。”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说,等到曾家岩和红岩村的嘉陵江大桥建成,会把重点放在建设轨道专用桥梁和路轨共用桥梁上。
内环以里,未来要建5座左右以轨道为主的跨江桥梁。内环以外区域,规划建设的还有18座左右。
不少人念旧:车渡呢?就这样消失了?
“当然不会。三土渡口以后要走交旅融合的路子,说不定就是下一个网红景点呢。”重庆车渡管理站党委书记刘发文说。
岸边日新月异,江上更显繁华。桥头与渡口,静静相望,江流有声。
园区创业者:
市场变了
换思路
下午4点刚过,一辆银色面包车开到厂房门口。齐金芝抬头看了一眼,继续飞速贴着手里的标签。她知道,快递员小邓又来取货了。
这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家环保科技公司。跑了两年,邓书杰眼瞅着发货量从日单十几件到三四百件,旺季七八百件,一辆车不够,又叫着同事加开一辆。
“不知不觉间,普通客户成了我们的大客户。”小邓说,一个小公司眼看着就这么迅速成长起来了。
以前,齐大姐每天在缝纫机前,等着给过滤袋封口。“那时候,一天没多少活儿,坐得发慌。”一到5点半,公司就没人了,“到点就走人。”
过去,制造业高速发展,工业除尘过滤袋需求量大,卖得好。现在,不少客户转型升级,还有的直接退出市场。公司这款主打产品销路窄了。
“要么停产歇业,要么适应变化。”产品工程师、运营人员都期待公司更换产品。毕竟,市场变了。
从工业用品转向民用品,生产甲醛净化布——几经商议,大家达成共识。理由很简单,可以利用现有生产线,成本增幅不大。
“瓶颈期确实很难,账上余钱只够维持几个月。”公司负责人杜川直言。
适应不易,更要鼓舞士气。“杜总让俺们别着急,新产品马上就出来了。”齐大姐说,终于看到希望了。
第一个产品,业绩平平。但给公司带来启发,越来越多消费者看中室内环保,这么干对路。于是,室内除甲醛第二款产品变色球上线。
“啊?爆单了?!”3个月后,这个消息振奋了公司所有人。厂房一线工人迅速投入生产,周末轮班倒。快递小哥来了,齐大姐赶紧帮忙搬货,“得快,发货慢了,客户就退单了。”
运营、设计成了加班最多的部门,有的员工不免吐槽几句。领导笑着给大家买零食,还新招一批年轻人专门负责电商。公司的墙体布置一新,贴了6个大字,“态度、目标、行动”。
公司又活了。杜川喘口气,也开始反思。“化危为机,先要学会适应变化,这是教训。”过去搞研发,只想把技术做好,走出去调研才发现,很多时候,研发人员的关注点与采购人、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
公司曾想同时做工业用品和民用品,后来发现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一个是客户找技术,一个是技术找用户。”现在,公司九成精力都放在室内除甲醛产品上。“变色球的设计就是从用户习惯出发。之前第一款产品净化布,到底有没有吸收甲醛,用户看不出来。而变色球吸收甲醛后会变色,一看就明白。”
变则活,变则新。去年,公司销售额500万元,今年能翻3倍。技术创新也得到开发区科技局的认可,一笔研发经费很快拨了下来。
“领导说,年底给我们发红包。有活干还有奖金,得劲儿。”齐金芝说着说着就乐了。
技术攻关组:
带动产业
向高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影院中不少影厅门口出现了3个字——激光厅。走进去,色彩绚丽、画面清晰的银幕,立刻提醒观众,它与传统影厅的不同。
为观众的视觉体验升级立了大功的,其实是一个小小的激光投影机。
可就在3年前,作为公司技术负责人的陈海洋还在怀疑:自己研发激光投影机的选择是否正确?那一年,团队辛苦研发多年的产品,只卖了35台。
在山西晋城,陈海洋和团队很早就开始投入激光投影产品研发。当时,激光投影技术的概念大热,业界都认为这是趋势。但真正做出产品的,在国内却寥寥无几。
摆在研发面前的,有4个问题:光学引擎技术、散斑消除、激光热管理、激光大功率集成。“把这几个都攻克,才能进入生产环节。但,任何一个都很难。”陈海洋说。
拿最重要的散斑消除技术来说,激光打到屏幕上会产生散斑,这直接影响观感。为了消除这个“拦路虎”,他们着实下了硬功夫。“根本不可能一次性解决问题,必须沿着散斑形成路径,从波长到空间,从前端到终端,全过程‘祛斑’。”
技术突破,也得靠硬件支持。研究激光大功率耦合,需要集束光纤,也就是将光纤“捆”在一起,可国内企业却没法生产。一开始,他们从国外买,一板就要4万元。后来,他们干脆与南京一家企业合作,成功生产出国产集束光纤,价格也降到8000元。
“这个产业的形成过程还不足10年,很多
我们需要的升级产品并非做不出,只是一直没有市场需求来推动。”陈海洋举例,驱动LED光源的集成,国内很多。而驱动激光显示的集成,一个没有。有了这个需求,就能找到合适厂家合作。
就这样,每翻越一座高山,他们都在努力把整个产业带向更高处。
一次次尝试后,公司终于生产出第一台纯激光投影机。可没想到,头一回进市场,就碰到了难题。陈海洋说:“产品不是越贵越好,这逼着我们研发出性价比更高、操作更便利的新品。”
最难的时候,也是转折的开始。色彩还原能力更好、更节能、寿命更长、亮度更高,经历了最初的观望,影院开始陆续购入激光投影设备。新品上市第二年,销量就达到200多台。
随着近两年电影市场的发展和观众对观影体验的追求,更多影院开始激光升级。今年截至目前,公司已售出近2000台设备。同时,他们也瞄准家庭影院、工程激光照明……
如今,最让陈海洋骄傲的,不是可以预期的公司业绩增长,而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更“明亮”的激光显示产业正在蓬勃生长。
小微企业主:
贷款到位
干劲足
前两年,一笔大订单,曾让刘荣兵又喜又忧。这单要是拿下,公司年产值将从1000万元提升到3000万元。
在浙江新昌县,他的公司主要研发电动按摩椅,前期投入大。一个模具就要投入300万元,而且出口订单回款慢。现金流一旦顶不上来,公司很容易陷入困境。
那时,公司刚购置了新设备,资金链一下子就绷紧了。
想融资,刘荣兵跑了四五家银行,都因为在当地没有抵押物和担保措施,吃了闭门羹。
早先,他从安徽老家到新昌办起公司,积累了一些稳定的国外客户,一直想让公司体量能上一个台阶,但机会迟迟不来。“我都想卷铺盖回家了。”刘荣兵说,“现在机会来了,只差钱。”
一筹莫展之际,刘荣兵找上了县科技局。
很快,一场银企对接的推介会专门召开。不到一周,100万元贷款及时到位。邮储银行新昌县支行小企业“税贷通”产品,正好服务那些没有抵押物,但每年税收情况稳定的小企业。有了贷款,刘荣兵的大客户留住了。
针对重点科技型成长企业,县里出台了定向出让土地的优惠政策。为了扩大生产,刘荣兵果断抓住机会,建造厂房。
但公司再次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有过合作基础,还是一周不到,银行拿出450万元抵押贷款。建好厂房,银行又追加450万元,刘荣兵的公司顺利搬迁。
“这种无还本续贷,是专门为小微企业推出的。续贷资金可以无缝对接,原贷款自动续贷,不影响他们的资本结构与资金流动。”邮储银行新昌县支行行长商建平说。
今年4月,公司搬迁到新厂房,从最初的2000平方米扩大到1万平方米,还配备了食堂、员工休息室。“以前午饭只能吃路
边摊,现在食堂4元钱就能吃得很舒服。”员工江健说。
“公司现在有140多人,今年产值能到7000万元。”从解决初期瓶颈,到建造厂房,政府牵头、银行支持,一家从外地来的小公司,在新昌找到了归属感。
眼下,又有新行情。“5年前,我们开始做国内电商平台,每年的销量增长率稳定在50%。今年,仅‘双11’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60万元。”刘荣兵说,出口订单曾经占七成,这几年国内中老年人的消费起来了,国内订单增长了七成。
盯紧商机,刘荣兵有了新计划,明年开拓国内市场,不仅做电商,还要布局实体店。这回,他又要发力了。
本报记者蒋云龙、龚相娟、乔栋、窦瀚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