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搞好主题教育的根本遵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第一批主题教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继续开展好主题教育,确保整改落实取得实效,应在充分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内涵特质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指向相统一等方法论原则。
1、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初心的历史性是现实实践的基础和渊源,现实性是历史经验的当代传承与发展。首先,初心、使命是历史的、客观的。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体现了党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其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历史性。其次,初心、使命是现实的、具体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懈奋斗中,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就是要在把握初心的现实性与历史性统一基础上,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在把握使命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统一基础上,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只有立足党的性质和宗旨,立足历史和现实,才会领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中蕴含的重要现实意义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现实中蕴含的深远历史意义,才能开展好主题教育。
2、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规律性,并不断发展、丰富理论,才能做到真学、真懂,领悟理论的真理力量,感知理论的独特魅力,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如果对学习教育没有真正充分的重视,学习教育一阵风、走过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就会知而不行、知行脱节,也无法把握其核心精髓和真正要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就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面向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强化理论的实践指向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自觉对表对标,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推动党员干部将内化理论与外化行动同构,促进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处理好学与知、思与信、用与行之间的关系,推动学用结合、思信相融、知行转化。
3、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我们党一切奋斗都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深刻指出了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可见,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任何将党性与人民性割裂的言论和行为都是错误的,要旗帜鲜明地予以坚决反对。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自觉对表对标、查摆整改中始终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有效应对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坚决克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强化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4、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指向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题教育本身要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切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目标意识。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破解时代课题的正确逻辑和科学工作方法,也是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必然要求。开展主题教育,应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弄清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除病根,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中把握现在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党员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检视反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好。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精准对标逐项补齐短板。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总任务。总依据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深刻领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善于把守初心、担使命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指向统一到抓落实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应坚持立足实际解决问题,把“改”字贯穿始终,循序渐进而又持之以恒,回应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深入基层,听群众声音,应群众之需,解群众之忧,化群众之难,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刘杰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1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