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小型企业事故占相关行业事故总量80%以上
中新网11月1日电 应急管理部安全基础司司长裴文田1日介绍,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一批“零基础”安全技能的进城务工人员成为产业工人,在高危行业从业人员中占比达到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小矿山、小化工一线操作人员,基本都是进城务工人员,这些小型企业事故占有关行业事故总量的80%以上。
11月1日,应急管理部就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举行新闻发布会。
裴文田表示,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三大对策”之一(装备、管理、培训),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公认的政府安全监管的“四大支柱”之一(立法、执法、培训、保险),是防止“三违”行为,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
裴文田指出,当前,一些事故暴露出的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不足的短板,初步分析有3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中国高危行业职工队伍基本状况决定的。高危行业大多是作业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对高技能人员缺乏吸引力。据统计,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和烟花爆竹等5个行业约1800万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34%,其中只有20%左右的人员接受过正规职业技能培训,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大约10个百分点。
二是与当前中国特定发展阶段有关。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一大批“零基础”安全技能的进城务工人员成为产业工人,在高危行业从业人员中占比达到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小矿山、小化工一线操作人员,基本都是进城务工人员,这些小型企业事故占有关行业事故总量的80%以上。
三是培训不到位,特别是一些中小高危企业自身无培训能力,又舍不得投入经费送出去培训,不培训、假培训、低标准培训的问题突出。
裴文田称,高危行业职工队伍总体文化偏低,“零基础”安全技能的进城务工人员占比高,加上企业安全培训责任不落实,造成相当一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缺乏,成了很多事故的直接肇事者,同时也是伤亡最多的受害者。
裴文田表示,传统高危行业是基础性产业,补齐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短板是必须迈过去的坎,这事关保护从业者生命安全,事关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事关有关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