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城市发展迎“无废”时代 描绘美丽中国愿景

2019-10-28 11:53:00
来源:中国网
字号

城市发展迎“无废”时代 描绘美丽中国愿景

  第四届亚太低碳论坛(ALC)“无废城市”议题平行分会现场

  中国网10月28日讯(吴琼静) 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接近60%,每年新增固体废物约100亿吨左右,“垃圾围城”成为部分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提高城市生活的品质,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无废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近日,在长沙远大城举行的“第四届亚太低碳论坛(ALC)”上,一场聚焦“无废城市”议题的平行分会吸引了诸多目光,来自日本、加拿大和中国的专家普遍认为,实现“无废城市”应当从城市评价指标、空间规划、能源结构、交通布局、建筑建材革命等多角度入手,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推动。

  新型城镇化:“无废城市”推广势在必行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指出,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云河都市研究院院长、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作为“无废城市”平行分会的主持人,在阐述中国城市的发展背景时指出,从1980年到今天短短近40年,全球人口净增长250万以上的城市大约有117个,其中1/3在中国。这117个城市新增人口超过6.3亿。所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如何安排好高密度大规模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周牧之认为“无废城市”这个概念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中国的城市管理水平还亟待提高。ITDP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区主任刘闰辉提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宜居,城市公交系统的人口覆盖比例是重要指标。例如,北京的地铁系统可以覆盖大约60%的人口,而有的大城市地铁系统只能覆盖不到20%的人口。“这说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分裂,一个突出问题是交通系统、土地利用和人口之间的不协调、不对等。”刘闰辉认为,对城市空间不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也属于一种浪费。

  五矿地产总经理刘波用数据指出了“建筑垃圾”的危害。目前建筑垃圾已经占到我国城市垃圾总量的30%到40%,2020年将达到30亿吨的新峰值。而我国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仅有5%左右,欧盟是90%,日本则高达95%,差距明显。此外,尾矿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能会带来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行‘无废城市’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

  实现“无废城市”指标评价应先导先行

  那么如何才能从顶层设计着手,真正实现“无废城市”?

  周牧之认为,首先需要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科学系统地“体检”。城市发展早已告别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应从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但面对一个体量庞大、千变万化的城市,其发展的长处与短板,又该如何去认知呢?他认为,由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联合开发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该指标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出发,每个大项下面又分别分为3个中项和3个小项,以3X3X3的立体结构,构成对于城市综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置于环境大项的三个中项之一,城市结构是否紧凑、交通网络是否合理、城市设施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等考核项均涵盖其中。用这套指标对中国29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综合排名后发现,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得好,环境排名却不尽如人意,这是未来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课题。

城市发展迎“无废”时代 描绘美丽中国愿景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封面

  《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还着重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碳排放问题。2016年北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0年增长了2.6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近2.3倍,“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5%。”这也显示出中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但如果将北京与东京进行对比分析,2016年北京人均GDP是东京都市圈的一半,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东京的2.1倍,单位GDP能耗虽然已经下降了45%,但还是比东京都市圈还要高出6.4倍。周牧之表示,日本在“311大地震”之后,基本停止了核电的使用,但还能保持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不变,“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横滨位于东京都市圈,也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因垃圾减量政策收效明显。2018年,7座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中两个被废除,一个停产。该市还提出了“到2050年要基本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口号。京都府和东京都也有同样的雄心壮志,计划以2050年为目标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与东京和京都等城市相比,北京还存在着巨大的降耗潜力,周牧之认为,“通过对标比较,我们可以找到差距,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交通、能源、科技、建材……全面助攻“无废城市”

  建立“无废社会”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目标。如日本提倡推进建设循环经济社会,欧盟委员会发布了“迈向循环经济:欧洲零废物计划”等措施。

  在交通、能源和科技、建材等各相关领域,国内的领军企业和行业专家都在为“无废城市”探索解决方案。

  刘闰辉提出应当以TOD的方式来对城市进行开发。具体而言,可充分对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空间进行开发和利用,既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又增加开发强度和效益。“让老百姓享受到便利,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

  “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日益兴起,颠覆性创新日益出现,如果没有绿色理念,将非常危险。”科技部原副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张景安强调说,智能化和5G技术是下一轮大国竞争的焦点,目前中国在世界科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应该将绿色发展的理念与这些创新技术紧密结合,共同缔造“无废城市”和美丽家园。

  刘波认为,建筑业也势必将迎来革命。首先是材料上,例如由远大科技集团研发的不锈钢芯板,能将建筑物的耐用年限提高到上千年,从而彻底消除建筑垃圾;其次是建造方式上,装配式建筑和3D打印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流。材料和建造方式的双重变革,将为彻底削减建筑垃圾提供极佳的解决方案。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Kamiel S·Gabriel介绍了加拿大“变废为宝”的经验。多伦多每年通过固废发电可减少几十万吨固废,发电产生的热能还可用于房屋供热。同时,教育也是助推全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因素。

  “无废城市”的微观样板:远大城

  长沙“远大城”不仅是先进的科技产业园,更是“无废园区”。远大科技集团总裁张跃介绍说,整个园区处处践行“绿色环保、减排无废”的理念。集团研发的可用上千年的高科技芯板、非电空调等材料设备用于园区建设,园区内种植的蔬菜全部施用有机化肥,甚至连园区内的洗手液都是用食用碱调配。集团的员工都厉行节约,用餐时连一粒粮食都不会浪费。员工们都非常清楚,他们的行为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这个地球,为子孙后代的未来。在远大城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行为,有朝一日都会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样板。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