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确保环境不超载、底线不突破 南京编制“三线一单”

2019-10-17 09:32: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确保环境不超载、底线不突破,南京编制“三线一单”——

  城市发展,有了绿色标尺(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在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应该发展什么项目?在工业园区,引进和推出项目有什么依据?在江苏省南京市,随着“三线一单”编制完成和落地,这些问题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三线一单”,指的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部署,各地正在推进“三线一单”的编制和落地,这是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夜幕降临,在江苏省南京市幕燕滨江风光带,市民悠闲散步观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里曾是南京的化工基地,原有化工生产等各类企业404家。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依法关停污染严重企业,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引导入园,实现了大变样。

  眼前的变化,正是南京运用“三线一单”相关政策导向,践行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缩影。所谓“三线一单”,指的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依托省级统一的“三线一单”编制基础数据库和工作底图,先后完成了分类数据收集整理、数据信息化、环境管控单元矢量化、基本信息校核等工作,基本完成“三线一单”编制任务,不断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子。

  国土空间初步划定为251个环境管控单元

  如果是晴天,从南京市浦口区东龙山向西眺望,远看水天一色,近观江湾草木葱茏。过去,桥林街道18.9公里的长江岸线上,最多时聚集了47家大小船厂,轧钢声不绝于耳。2018年,浦口区启动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十里造船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按照“三线一单”相关政策,南京市正在实施一批标志性项目。

  “以往的环保手段以数据对比与衡量为主,对空间的管控缺乏有效手段。‘三线一单’将成为科学管控空间的方式。”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钱锋介绍,以“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强基础。

  “南京是跨江发展的城市,‘三线一单’体现了环保的全过程、全方位、全流域。”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李文青介绍,多部门多角度联动,共同推进国土规划、方案制度、匹配建设等;不是仅考虑一亩地或一个区域,而是将若干个管控单元纳入制度设计。

  据此,南京全市国土空间初步划定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共251个环境管控单元。以生态功能保护为主的优先保护单元109个,面积占23%,严禁或限制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以开发建设为主的重点管控单元74个,面积占26%,包括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区,开发活动应限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城镇生活及农业生产为主的一般管控单元68个,面积占51%,其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开展的建设活动不得影响管控单元内生态环境质量。

  李文青告诉记者,划定和实施“三线一单”最主要的目标,是协调好发展与底线的关系,确保环境不超载、底线不突破。

  开发区引进和退出项目有了一把尺子

  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家成立近20年的化工企业,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密胺粉等相关产品。但是该企业在生产密胺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很大。

  “根据园区‘三线一单’相关内容,该企业属于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符合的项目,在整改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应予以关停。”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局长朱永强介绍。目前,该企业相关关停工作已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遗留危废于2018年11月处置完毕,房屋搬迁补偿协议已达成,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清算和营业执照注销工作。

  远不止这一家企业。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行业整治行动中,共有9家企业被关停并转,其中1家被直接关停、3家要进行转移、5家需进行升级。按照要求,整治行动将于2020年底之前全部完成。产业的退出降低了区域环境风险和能源消耗,也腾出了环境容量和空间资源,促进了开发区产业的提档升级。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陆昊南介绍,在新项目引进上,“三线一单”提供了更专业、可操作、有依据的抓手,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细化已有粗线条的产业政策,使项目落地更科学、灵活和符合实际。

  陆昊南介绍,今年上半年,有一家光伏行业多晶硅生产企业前来洽谈落地,虽然其产值有10多亿元,但由于属于高能耗企业,名列负面清单和限制禁止类产业目录,因此被婉拒了。另有一家消泡剂研发类企业,虽然消泡剂的生产也在限制禁止类产业目录上,然而是从事前端测试研究的数据包开发研发,符合“三线一单”的相关内容,没有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也未进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被顺利引进落地。

  数字化平台实现项目自动化识别和全链条管控

  对于开发区来说,新项目是否可引进、老项目是否需退出,还将有更便捷、可操作的途径——“三线一单”管控自主研发平台。

  打开这个正在研发中的平台,上面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板块,可见地图上分布着2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位置及简介,包括成立以来的项目审批情况、排污许可证情况、一企一档相关情况等。总体数据中,可见去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22.87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04.90吨,氨氮排放量为5.9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3.7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248.55吨。点击统计功能,还能分析出每种类型企业排放量、统计排名等。

  据了解,“三线一单”编制后要落地应用,就要将过去分散的、不明确的、难以落地的管控要求集成起来,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形成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在“一张图”上看得清、用得好。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服务处副处长毕晓玲介绍,环评审批是工业项目落地的关键环节,“这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很强,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判断”。这一工作落到平台后,只要将项目的产业类型、污染物排放量、四至范围输入,就可自动分析出该项目是否符合该园区的产业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是否与余量相契合,以及是否占用生态红线等。这将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差错,形成工业项目准入、建设、监督等全链条全过程管控,并将与省、部环评平台打通。

  “三线一单”管控自主研发平台的另一个试点应用,是在长江岸线方面。据悉,下一步该平台有望覆盖南京全部园区及长江岸线,并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指导下向其他各设区市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姚雪青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