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为什么双方都愿意成交,但有的媒体误读?

2019-10-14 21:53:00
来源:陶然笔记微信号
字号

  陶然笔记微信号10月14日消息,这两天关注外媒的磋商报道,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在会晤刘鹤副总理时表示,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他还希望双方团队抓紧工作,及早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并继续推进后续磋商。

  但是,从美国部分媒体的报道来看,似乎并不认同特朗普的这一表示,甚至暗示中美之间并没有达成什么“第一阶段协议”,理由是中国没说。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官方声明和主要官方媒体报道并未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的磋商结果称之为‘协议’。中国商务部只是说双方在一些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意朝着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在声明中并未提到美方承诺周二不上调关税或者美方声称的中方将在两年内采购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报道称,新华社将最近的一轮磋商称为‘理性和务实’的进展,但并未提到协议或者任何具体步骤。”

  那么,中美之间是否就协议达成一致?

  以陶然笔记的判断,双方的表态实际上是一致的。

  特朗普总统是在和刘鹤副总理会晤的正式场合向媒体宣布这件事的。他使用了“协议”这样的措辞,谈到了文本准备,甚至提到了签署时机。

  如果中方对这些内容有异议,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为什么中方的措辞里,没有“协议”这样的字眼?

  因为双方的政治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不同。

  熟悉中方情况的人会知道,中方向公众传递的官方措辞和文件,往往会经历十分严谨细致的过程之后才会发出。

  这遵循了中国人的习惯和传统——这些措辞和文件发出之后,是能代表官方立场,用作资料援引,甚至形成历史记录的内容。

  还要看到,中美经贸磋商是当前全世界的头等大事,此前也经历过几度波折,协议文本的准备也需要几周时间。

  考虑到这些因素,中方在这个问题的表态上慎而又慎,并不奇怪。

  从美方的关注点来说,引导资本市场预期是其最看重的内容。11日当天资本市场是什么反应,大家也都十分清楚。

  何况美方以“协议”的措辞来形容目前中美的进展状态,也能看出对中方信用程度的认同。

  因此不管外界的猜测如何,我们大致可以确认——

  一方面双方的对外表态实际上是一致的,正留待最后的文本和签署;另一方面对协议的表述,中美因为文化和表达习惯的原因,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此外,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中美两边都有观点认为对方在本轮磋商中占了上风。

  “《华尔街日报》12日报道称,中方在本周经贸磋商中获胜,美方暂停对中国加征新的关税,同时将许多诉求留到晚些时候磋商以换取中方保证增加美国农产品采购。”

  在陶然笔记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记得在大约半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两国磋商,如果谈出一个两边都不是很满意但又大致能够接受的结果,那就是成功的,执行起来也会顺利一些。如果只是单方面特别满意的协议,而无视另一方的利益和诉求,那么即便是签署了也未必能够落地,而且后患无穷。”

  究竟是不是这样?不妨慢慢走着看。

  (原题为《为什么双方都愿意成交,但有的媒体误读?》)

[责任编辑:陈文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