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让2.49亿老年人“老有所安”
央视网消息:今天(7日)是重阳节,我国有2.49亿老年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从居家、社区、机构多方面发力,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这是国庆期间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的老人在表演他们自导自演的节目,四季青敬老院是一家具有照护功能的养老机构,这个养老院的老人平均年龄都在80岁以上。
北京四季青敬老院老年模特队队长 张锦:我们说老年人应该更美起来,所以我们就成立了我们模特队,平常生活中也尽量穿时尚一点。
北京四季青敬老院合唱团成员 刘进文:这70年我们目睹了祖国的变化,原来一穷二白,现在变得这么如此繁荣昌盛,所以觉得做中国人,而且做个中国老人更幸福。
为满足高龄、失能老人家庭的刚性需求,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这类护理型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今年起,民政部彩票公益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中的55%将用于支持地方养老机构建设。今后三年内,全国将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
在农村地区,2022年底前,要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保证每个县都建有一所具有专业照护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河南省西平县集中托养中心原来只收住能自理的老人,去年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升级改造后,新增200多张护理型床位,县里的失能老人、重度残疾人都能兜底入住。
河南省西平县托养中心老人 刘玉翠:来到这,在这吃药,药报销国家免,吃的生活上一天一个样,一个月都不重样,国家的政策真是没法形容,把我高兴的都是唱着过,有这么好的政策还有啥愁的是不是。
如今,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都选择“住在家里、养在社区”的养老方式。近年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一系列针对社区养老机构的税费优惠政策也相继出台。日前,民政部再次出台意见,要求到2022年,全国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所有的街道都要配套一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
福建省福州市安泰街道养老中心老人 郑祖平:我们现在生活能自理,在这里吃的、玩的都不重样,顺便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想孩子了周末就回家团聚,这才是潇洒的晚年。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目前已经覆盖到50%以上的农村社区。在江西省新余市,老人每月只需要花200元就可以在村里的“颐养之家”吃饭、住宿,对腿脚不便的老人还可以送餐到家。
江西省新余市下保村委塘元村小组村民 胡友元:每天都送三餐饭到家里来吃,现在老人家过的很开心,到了80岁高龄补贴100元,90岁的200元。
目前全国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已实现省级全覆盖,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分别覆盖30个、29个省份。全国符合条件的近1500万困难老年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近400万特困老年人已全部纳入政府供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