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书笺丨一封“绝情”家书 半个世纪守候
自6月11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采访团踏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走过了江西、湖南、重庆、宁夏等13个省、市、区。一段段发生在80多年前的长征故事,再次跃然于纸上和镜头里,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启迪。一路走来,央视记者也搜寻到多封长征书笺,这些已经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重读一位红军烈士的长征家书,在这封家书的背后,有着两个女儿跨越半个世纪的寻父故事。
△红军烈士周吉可家书
“请你们原谅我,以后我是很少与家庭写信的。现在总是不能回家,有信无信都请不必对我挂念,你们也不必与我写信寄来,有书信往还,反转令你们对我倍加怀念。”
这是红军烈士周吉可在1930年3月写给家人的信,这也是他留给家人的绝笔。那一年,时任中共上海沪西党组织负责人的周吉可,在寄出一封家书和一张照片后,就被中央派往湘鄂赣苏区,之后便再未和家人联系。在鄂东南,周吉可写海报、印传单,广泛宣传红军主张,参与组建红十五军,后北上鄂豫皖苏区,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转战于鄂、豫、陕、川。
在这封家书中,周吉可多次向家人表达告别之意,“有信无信都请不必对我挂念”。而为了坚守组织秘密,他不惜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家人。
△红军烈士周吉可家书
“我现在准备很忙,决定于日内同友人赴北京再转道满洲,伺机经日本到欧洲去再为深造,请你们对我勿念吧。”
原湖北省阳新县档案局局长 曹仕力:周吉可他是一个成熟的共产党人,同时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在这封信中他没有丝毫透露我们党的任何信息。他不能说我到红军中去,去干什么呢?谎称去留学,继续学习。非常婉转地告诉家庭,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回来。在家与国这一块,他选择他要实现他的理想。
周吉可出生在重庆合川一个富裕家庭。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初中时期他就组织读书会,宣传列宁思想;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前往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离开家时,他的小女儿刚刚满月,大女儿也只有一岁半。在女儿周美瞻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的念想就只有一个奶瓶。
红军烈士周吉可的大女儿 周美瞻:我小的时候我们玩一个玻璃玩具,那时我大概四五岁了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我妈妈说是父亲给我们买回来吃炼乳的奶瓶。这才知道,以前都不知道。从那个事情来讲,深深体会到父亲还是最爱我们的,不是说不管我们,把我们抛弃了。我母亲对于父亲只是盼望和等待,母亲苦苦等了40年,到最后去世都不知道丈夫下落,我很同情我母亲。
1940年,14岁的周美瞻离家求学,临行前祖母把父亲的这封家书和照片交给了她。之后的日子里,她四处打探,但只是打听到父亲参加了革命,其它一无所获。从小到大,周美瞻只能靠这封家书来认识自己的父亲,等待父亲的音讯。
△红军烈士周吉可家书
“母亲,请你们相信,我不是一个无感情的白痴和缺少理智盲动青年。希望你们相信,我有我的伟大的事业,不要对我过于担心和幻想。更诚恳地请求你们,坚决地执行我对家庭每个人的计划,这才是家庭的光明和远大的前途。”
△红军烈士周吉可家书
在这封长达12页的家书中,周吉可给家庭成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他说服母亲卖掉田产送子女求学,让姐姐和妻子通过读书进入工厂,自食其力。按照家书上的叮嘱,周吉可的妻子靠做针线活供两个女儿读书,历经战火也从未放弃。1947年,周美瞻和妹妹一同考入当时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后来姐妹俩以不同的方式加入革命队伍,一个进入重庆市委工作,另一个入伍参军,保家卫国。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结:父亲到底去了哪?为什么再也没有联系过家人?
红军烈士周吉可的大女儿 周美瞻:我们是提前毕业的,1949年那时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是积极想参加革命工作,还有一个想在革命队伍里面能够了解父亲的情况,找到父亲。
在周吉可写下家书后的半个多世纪,两个女儿辗转上海、湖北、江西多地,发过寻人启示,去过部队,查过档案馆,只想找到父亲的下落。直到1983年,在重庆合川的一次党史征集座谈会上,有人提到了50多年前,在上海的入党介绍人是周吉可。沿着这个线索,周美瞻找到了父亲曾经的老战友,最终证实了父亲在1935年秋长征途中穿越草地时牺牲,当时年仅29岁。
得知这个消息,周美瞻多年来的委屈一扫而空,年近六旬的她跑到母亲坟前哭诉,告诉妈妈,父亲其实从来没有抛弃家人,而是献身革命。
红军烈士周吉可的大女儿 周美瞻:这时我也理解了父亲,我觉得像他们那时都是很不容易的。好多人那时候离家(参加革命),家里人都找不到他们的下落,他们连姓名都没留下的,牺牲的烈士还有很多。我以前心里面觉得很委屈,我现在觉得我是不幸当中的最幸运的人,应该很好地教育子女下一代,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多做贡献。
1988年,民政部为周吉可颁发了烈士证明书。半个世纪的寻找,让周美瞻终于打开了心结。如今,她也已经93岁高龄,在她的心中,父亲的形象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勾画,父亲的精神也在用一辈子的光阴来体会。
红军烈士周吉可的大女儿 周美瞻:父亲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什么东西都不要,一切都是为了革命。首先是把国家、把人民放在首位,上有老母下有妻儿,但是那都是自己的小家,小家要服从于大家。不是大家的努力,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如何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希望。
(央视记者 马力 王帅 黄石台 重庆台)
(编辑 张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