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需要协同发力

2019-08-05 13:29: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良好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协同发力。总体上看,良好营商环境主要维系于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当前,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亟须从上述方面形成合力。

  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是基础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深刻阐明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既是其内在要求也是其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构建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通过不断改善法治环境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但还要看到,执法随意、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等问题依然存在。这说明,当前亟须把法治贯穿到市场经济各环节各领域,引导人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调整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要倡导用法治的方式让市场经营主体形成稳定预期,让他们放心投资兴业。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关键

  政务环境是观察营商环境的直观的窗口。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跑一次政务服务中心就能大致有感觉。近年来,各地都高度重视优化政务服务,并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但是,诸多“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影响政务服务水平提高和营商环境改善的问题依然存在。良好政务环境的关键在于廉洁高效。对此,亟须从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两大层面入手,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就提高服务能力而言,有关部门应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着力打造公共信息服务和共享平台,特别是不能搞“新官不理旧账”、不公平对待或地方保护等短视行为。就“放管服”改革而言,重点是要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多证合一”,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

  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是支撑

  社会风气好不好,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和检测仪。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道理一直为人们所称颂。由此可见,诚实守信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就政府而言,主要是应严守承诺,在政策制定执行、招商引资、项目规划、优惠政策落地、后期服务等方面严格遵守承诺。同时,还应积极推动信用体系等制度建设,为诚信社会建设奠定制度基础。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人们遵守契约规则,强化市场意识,告别有违契约精神和诚信的非理性行为,对一些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要通过健全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保障

  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干净的政商关系,离不开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实践证明,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由此可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能够为营商环境提供重要保障,对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重点是要防止权力滋生腐败,破坏政商关系。为此,应着力健全完善公开透明、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监督便捷的信息公开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同时,还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拧紧政商交往的“安全阀”。

  (执笔: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陈 朋)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