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当惊世界殊——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2019-08-03 11:46:0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连载②】

  2019年新春伊始,国家统计局晒出了上一年经济成绩单:我国全年GDP同比增长6.6%,位列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增速之首;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这一系列亮丽的数据令全世界瞩目,集中彰显了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突出地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70年来,从“一贫如洗”到“中国奇迹”惊羡全球,从“洋火洋钉”到“中国制造”风靡世界,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腾飞,取得了世所罕见的发展成就,让世界为之惊叹,引发了世人的探究热情。

  一、人类经济史上的伟大创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毛泽东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面对新中国成立伊始极其落后的经济状况,国内一些资本家曾流传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也断言: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中国共产党也解决不了。

  今天,新中国早已甩掉了积贫积弱的“穷帽子”,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问题,还一跃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几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白手起家到赶超世界,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用智慧和汗水抒写了人类经济史上的精彩篇章。

  “满目萧条,百废待兴。”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业凋敝、农业萎缩、交通瘫痪、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可以说,新中国经济建设就是在这样一个“烂摊子”上起步的,首要任务是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到1952年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57年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此后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但后来“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一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严重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和国家事业在危难中奋起。我国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随后,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开,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当时“要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如何改”“往哪改”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改革的轮廓逐渐清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二者互不兼容。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创造性地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创造性地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新的认识和升华。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政府调控更加科学有效。两者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开放也是改革。顺应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打开国门搞建设,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我们先后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全面开放沿边内陆地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幅壮美的开放画卷在神州大地渐次铺开。正是由于我国“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才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长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我国“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大局,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立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提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光辉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正在逐步实现深层次变革和全方位转型,不断增强活力和动力,从而进一步助推东方巨龙蓄势腾飞,抵达富强中国新天地。

  二、中国经济发展之“谜”

  放眼古今中外,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这样复杂的国情下、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发展成就,仅中国一例。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斯芬克斯之谜”,许多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实践出真知。要揭开中国经济发展的谜底,就必须立足新中国70年的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独特的运行机制和内在逻辑,深刻理解我们党驾驭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非凡智慧和高超方略。

  比如,“两面开花”: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广泛流动。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谋求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全球贸易和产业分工体系,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正是基于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的深刻把握,我们坚持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一体推进,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大程度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开拓发展空间,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比如,“两手齐抓”:政府和市场相得益彰。经济活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最有效配置资源。对此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市场的力量,又称“无形的手”;另一种是政府的力量,又称“有形的手”。是市场多一点还是政府多一点,一直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争论的焦点。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既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充分施展,又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收放自如,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前。

  比如,“两头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没有先例,更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搞好战略安排、发展规划、年度指标等顶层设计的同时,十分强调先行先试、投石问路,看准了再推开、成熟了再推向全国,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比如,“两方用力”:党的领导和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发展经济,常常是内外因素叠加、新旧矛盾交织,其复杂性和挑战性可想而知。我们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保证经济发展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同时,我们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破土而出”还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无论是共享经济“遍地开花”还是移动支付改变生活,无不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是一座蕴藏着无穷发展智慧的富矿,有待人们去探索、去挖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深入,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我们将会不断解开中国经济发展之谜,让金子般的中国智慧更加璀璨夺目。

  三、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拿起历史的望远镜、时空的放大镜,深刻洞悉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迷雾中登高望远、拨云见日,看清历史的发展大势。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形势下具有新的内涵,总体上时和势在我们这一边。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充满各种变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冲击,国内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产生了悲观情绪,出现了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果真如此吗?“风物长宜放眼量。”如若我们提高站位、拉长历史、放宽视野,从全局看局部、从未来看当下、从世界看中国,辩证理性地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准确的结论。

  从全局看,基本面还是稳中向好。古人有训,看待问题切忌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否则就会以点概面、以偏概全。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速、就业情况、物价指数、工业利润等主要宏观指标处在合理区间。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持续优化经济结构的效应已初步显现出来,经济的“颜值”越来越高,“气质”越来越好,“活力”越来越强。2018年我国经济逆势上扬的优异成绩,就是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证明。

   权威声音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宁吉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从供给看,我们生产要素综合比较优势没有改变。从需求看,我们有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大众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最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充足。我们政府财政负债率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而且这些年没有搞“大水漫灌”,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长远看,总趋势依然强劲有力。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大块头”,即便遇到困难也难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带来的“后遗症”,有的是主动调结构、转动能引发的“阵痛”,有的是创新创造中遭遇的挫折,有的是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都是前进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拥有超大体量、雄厚基础、足够韧劲、巨大潜力和广阔回旋空间的中国经济,必定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历经风雨的中国经济将愈加坚韧、后劲十足,以更加稳健的步伐铿锵前行。

  从对比看,竞争力仍旧优势明显。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刻复杂变化之中,虽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多点突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加速推动国际经济力量对比的重塑和调整。从全球范围看,我国仍然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在,我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近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拥有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全球之冠的完整现代工业体系,在主要科技领域、现代新兴产业等方面占有重要一席之地。2018年,在全球前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企业上榜;在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的独角兽企业中,我国上榜企业数量占全球的30%。

  登高望远天地宽。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有长期因素的困扰,既有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也有结构性矛盾的制约,是“成长中的烦恼”。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完全可以抱着乐观态度。只要我们胸怀大局、着眼大事,从长期大势来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就一定能够增强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推动我国经济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从上一年第22名跃升至第17名,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行列。这个排名一经公布,就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国际经济观察家敏锐注意到,创新指数的快速攀升是中国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一个重要反映,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经过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经济体量已历史性地稳居世界第二。但也要认识到,我国经济在长期高速增长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伴生出很大的风险和挑战。以手机芯片为例,全球超过80%的手机是在中国生产的,但只有少量芯片是国产的,大部分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不仅每年要消耗2000多亿美元外汇,还制约信息产业的发展,甚至给国家信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为了改变过去靠“铺摊子”的传统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破解我国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堪称神来之笔。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总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体量优势”到“质量优势”华丽转身的治本之策。

  质量第一是基础。在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只有严格把好质量关,促进微观产品服务质量和宏观经济增长质量“双提高”,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使中国制造和服务成为高质量的品牌;另一方面,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弥平发展鸿沟,使经济发展更趋平衡、更可持续。

  效益优先是关键。一场高水平足球赛,不仅在于比赛的结果,还在于过程中每个队员作用充分发挥、队员间默契配合。高质量发展亦然,产品服务和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固然紧要,经济运行中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也至关重要。过去主要依靠粗放型发展方式维持高速增长,出现了一些低效率洼地。必须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破除阻碍资金、人才、资源等自由流动的壁垒,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努力达到效益最大化,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

  创新驱动是源泉。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驱动力是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要素驱动空间有限,科技驱动潜力无穷。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长久之计还是要靠科技创新这个强大引擎。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不断突破,许多方面实现由“赶”到“超”。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54.2万件,发明专利授权43.2万件,均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不少领域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面对世界变革的时与势、我国发展的艰与险,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基础研究强起来、创新体系建起来、体制机制活起来,推出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俗话说,牵牛就要牵牛鼻子。推动高质量发展,抓住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关键点,立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我国经济跨越关口上新阶的必然选择。

  五、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2018年年初以来,美国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和打压中国的战略图谋,单方面执意挑起并不断升级经贸摩擦,频频挥舞关税大棒进行经济恫吓,妄图通过极限施压逼迫我国屈服,遏制我国经济发展势头。面对打上门来的贸易战,中国人民保持最大的耐心和诚意,坚持“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原则立场,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沉着应对、敢于斗争,坚决抵御美国霸凌主义行径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冲击,坚定捍卫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国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什么样的疾风骤雨没有遇到过,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没有经历过,狂风巨浪不能掀翻大海,风浪过后大海依旧在那儿,保持自己本来的节奏。在风雨中磨砺、在逆境中蓄势的中国经济,必定能积聚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奔向更加辽阔宽广的新天地。

  当前,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向外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变数增加;向内看,中国经济换挡转型正处于胶着状态,提质增效的任务还很重。在这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紧要关头,必须紧紧咬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目标不放松,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持续增强经济质量优势,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实体经济“稳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对于解决就业、改善民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近些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中急功近利、“脱实向虚”,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给予我们深刻警示。我国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抓住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推动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源向实体经济聚集,建设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协调发展“促平衡”。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我国经济总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成为横亘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条沟壑。在缩小城乡差距上,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村和城市比翼齐飞、协调发展;在填平区域发展“鸿沟”上,必须深入推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优化“四大板块”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带动形成各区域你追我赶、携手共进的新格局。

  扩大开放“拓空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近年来,有的国家逆潮流而动,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反对者,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发起贸易战,破坏全球产业链的顺畅运转和国际分工体系,给全球贸易带来重大负面影响。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着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体制改革“增动力”。向改革要动力,这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之道,也是我国经济迈上更高台阶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指明了未来一个时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下一步,必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改革突破,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束缚微观主体活力的障碍,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七十载惊涛拍岸,新时代急流勇进。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中国经济以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令世界瞩目。奋进在新征程上,中国经济的大海一定会更加壮美,中国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成就。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