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五年来新疆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500余列,外贸额超千亿美元

2019-07-23 13:24:00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6月25日,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以下简称“陆港区”),41车厢约25吨番茄酱待装出发,搭乘中欧班列,约10天后抵达俄罗斯。这里是中铁一局格库铁路新疆段PJS标项目经理部库东铺架基地建设现场,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城郊。

  文|澎湃新闻

  记者|陈绪厚

  6月25日,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以下简称“陆港区”),41车厢约25吨番茄酱待装出发,搭乘中欧班列,约10天后抵达俄罗斯。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基地,其番茄加工业在产量、质量、出口量和装备水平上都是全国第一,也是新疆主要的特色型出口创汇产品。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新疆番茄产量918万吨,其中“工业番茄”761万吨。

  每年7-9月是番茄收获的季节,此时售往俄罗斯的番茄酱,是上一年番茄的工业制品。

  “PVC(聚录乙烯)和番茄酱是这里出口最多的产品。”乌鲁木齐国际陆港联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巍国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过去,新疆的产品要出口到欧洲,需先运送至天津或青岛,再走海运,时间长达45-60天;有了中欧班列,从乌鲁木齐出口至欧洲,仅需10-15天。

  这一变化得益于陆港区的规划建设,也是新疆紧抓“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不断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缩影。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全区累计批准、备案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1479家,现存834家,实际利用外资39.73亿美元。2014年-2019年5月,全区对外贸易额达到1136.9亿美元,其中出口967.1亿美元,进口169.8亿美元。

  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320公里

  五年来,新疆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在公路、铁路、航空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五年来,公路通道建设方面,新疆北中南三大通道功能不断提升,G7线(京新高速)明水至哈密段建成通车,形成了第二条全天候进疆的交通大动脉;与周边5个国家开通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1条;中吉乌公路货运运输实现常态化。

  铁路通道建设方面,乌鲁木齐至内地的高速铁路实现与全国联网,克拉玛依—塔城铁路开通运营,格库铁路新建段、和田至若羌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2014年以来,全区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320公里,总里程达到6331公里。

  航空通道建设方面,新增民用运输机场4个,完成迁建、改扩建机场7个,正在实施改扩建机场5个,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全区民用机场总数达21个。截至2019年5月底,运营在飞航线264条,16个国家-20个国际城市、1个地区城市、81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通航。

  信息通道建设方面,与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对接开通了17条跨境光缆,实现了新疆与近邻国家通信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形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南向、北向国际信息通道的跨境布局。

  与此同时,霍尔果斯、喀什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能力稳定提升。我国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加快建设,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35个重点项目入驻合作中心,初步形成了以国际贸易、免税购物、跨境金融、跨境旅游为主的外向型产业体系,成为全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运输时间缩短了一个月

  以中欧班列发运为支撑,按照“集货、建园、聚产业”的思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以火车西站片区为核心,建设涵盖1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产城联动发展区域。

  陆港区建设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刘少华介绍说,陆港区于2015年规划筹备,2017年开始建设,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新疆西行国际货运班列约2500余列,先后开辟班列线路20条,通达中亚及欧洲18个国家、25个城市。运载货物由最初的日用百货、服装产品拓展至机械设备、水暖建材等200多个品类,班列运行发展速度和规模处于全国同领域领先地位。

  同时,围绕立足新疆产业基础,陆港区已制定五定班列开行方案,加快提升班列的运行质量。2019年1-5月,开行班列439列,且境外回程货源充足,可实现重去重回常态化开行,预计2019年上半年班列开行可超500列。

  “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物流成本降低10%左右。”刘少华说,新疆是国内距离欧洲最近的陆港,相比过去走海运,从这里始发的中欧班列在时间、成本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今后,陆港区还将围绕“建园”,完善设施及平台功能;围绕“优化物流供应链”,加快物流网络布局;围绕“聚产业”,加快相关物流产业发展。如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二期工程加快建设,计划于今年6月底建设完工并投入运营,届时班列发运能力可达到3500列。

  6月25日,陆港区的大屏幕显示,一趟6月25日从内地发往荷兰的班列,途经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时有三个空舱。这也意味着,新疆的企业可提前组织货源,搭乘这趟“顺风车”出国。

  上述信息的采集,来自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智能场站平台。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平台已完成系统测试,今年7月上线试运行,有望打通中国、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之间的铁路和关务信息。

  公开报道显示,上述智能场站平台将打通物流信息链,打造“数字化”中欧班列,并采取“一单制+第三方监管”模式赋予铁路提单金融属性。今后,内地的“渝新欧”“郑新欧”等不同线路抵达乌鲁木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货品,能与新疆当地的出口货运物品进行“集拼集运”,实现不同地区的小量货品集结成列发往欧亚各国。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凯表示,国内有几十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空厢情况,通过“集拼集运”,可提高班列的使用率。

  南疆地区出疆节省4-5小时

  站得笔直,一边吹口哨,一边变换手势......皮肤黝黑的刘晓峰工作时一丝不苟,严肃地指挥工人们施工。

  这里是中铁一局格库铁路新疆段PJS标项目经理部库东铺架基地建设现场,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城郊。

  格库铁路,从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全长1213.7公里,是继兰新铁路、哈额铁路之后的第三条出疆铁路。其中,新疆段正线长度约708.182 公里,总投资226.27亿元,

  对于南疆地区来说,格库铁路的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库尔勒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罗培新表示,格库铁路建成后,和田、喀什等南疆地区从铁路出疆不再需绕哈密地区,将节省4-5个小时的车程;同时,和田至若羌的铁路也在建设中,今后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网将横空出世,这也是世界唯一的绕沙漠环形铁路网。

  刘晓峰今年35岁,当了15年的铁路建设工人。他的老家在陕西宝鸡,中专学的是轨道铺设,2004年毕业后进入中铁一局工作,曾先后在甘肃、广东、山西、广西等地铺设铁路。

  2008年,刘晓峰来到新疆,先后参与了乌准铁路、哈罗铁路、哈密站改造等项目建设。刘晓峰说,在其他地方修建铁路,施工点靠近城市,工人们生活、休闲较为便利;来了新疆,地大人少,风沙大,很多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施工,看不到一点绿色,一度很不习惯。

  2009年,修建乌准铁路时,刘晓峰等工人们没地方住,只得挖地窝子,搭帐篷。地处北疆,山上多积雪,一次雪水突然来袭,直奔他们的帐篷而来。刘晓峰说,幸亏是白天,工人们及时发现,赶忙用铲车去堵雪水,才逃过一劫。

  扎根新疆11年,刘晓峰习惯了这里的极端气候以及艰苦的工作环境。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很自信,当上了领工员,“40多人都听我指挥,灵活调整他们的施工”。

  2016年1月,格库铁路新疆段开工建设。该项目的架梁、铺轨工作由中铁一局承建,后者于2017年6月进场施工。

  修建格库铁路,对于刘晓峰等工人来说,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格库铁路新疆段要穿越高山、无人区、沙漠地缘、生态保护区等,施工难度大。中铁一局格库铁路新疆段PJS标项目经理黄克军表示,穿越沙漠边缘地区是最难的,像工人吃饭,瞬间就是满碗沙子,只得用塑料袋包住碗吃。

  黄克军记得,他在工地过夜,晚上风沙大,连睡觉都戴口罩睡。

  对此,刘晓峰深有体会:施工时满脸是沙子,吃饭吃到沙子是常见的事;有一次晚上风大,连会议室都被吹走了;在沙漠地区施工,没有草和树,地表温度可达50摄氏度,铁轨非常烫,身上需穿厚厚的防护服,汗水不停地掉。

  刘晓峰说,格库铁路穿越的地区都人迹罕至,物资、工具等需从库尔勒或格尔木运送,这大大增加了工作强度,也导致工人们的工作时间被延长,经常一个班就14-15小时。

  一天的辛苦劳动中,刘晓峰最放松的时候,是和家人视频聊天。他的父母、妻子、两个女儿都在陕西宝鸡老家,双方每天都会视频聊天。他会问女儿上学的情况,女儿则问他今天吃了什么,又干了哪些活。

  每月8000元的工资,刘晓峰会寄7000元回家,这份收入也是这个六口之家的重要收入来源。每年春节,他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在外这么多年,虽想家人,但也习惯了”。

  2020年年底,格库铁路有望通车。刘晓峰晓得格库铁路的意义,他不善于表达,仅表示能参与建设很自豪。

  在外界的想象中,格库铁路经过“女儿国”、楼兰古国等地区,有望成为一条旅游铁路。从更长远宏大的角度看,格库铁路将促进南疆与青海、西藏及西南地区交流,进一步完善中国内陆与中亚、地中海等地区的陆路运输通道,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的重要部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快递物流节省时间1-2天

  旅游鞋、白衬衣,34岁潘司马穿着随意,务实干练。他是浙江温州人,父亲长年在新疆做棉花生意,出于继承家族产业的考虑,10年前来新疆发展。

  2015年,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城郊的南疆快递物流园获得批复,潘司马嗅到商机,打算跳出舒适区,大干一场。

  潘司马表示,他非常看好电商,认为物流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刚好之前的库尔勒各家物流点分散,环境脏乱差,政府有意集中起来打造物流园区,双方便一拍即合。

  潘司马的公司负责物流园的建设和运营。2016年,物流园开始建设,并于2017年开始招商引资。如今,占地1000亩的物流园已初具规模。

  据潘司马介绍,目前,物流园已开发600多亩,二期正在建设中,顺丰、中通、韵达、申通等10多家快递企业均已入住,平均每天处理快递20万件。其中,从外地进来的快递最多,其数量是出去快递的3倍。

  6月下旬,正是当地小白杏的热销时节,每天从南疆快递物流园出去的小白杏快递有上万件,其中近四成由顺丰承运。

  潘司马表示,南疆快递物流园是南疆地区的物流中转中心,建成后南疆地区的快递不再需经过乌鲁木齐,时间上节省了1-2天,成本上也节省了1元左右。

  在园区的物流企业车间中,工人们正在忙碌,用手工分拣快递。潘司马说,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这里的快递物流也处于起步阶段,快递总量也不大,无法做到用机器人分拣。

  在他的规划中,今后,南疆快递物流园要做跨境电商,要辐射中亚、欧洲。他说,他是温州人,脑海里会时不时想到义乌批发市场,南疆离中亚五国很近,又有政策利好,相信跨境物流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