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到赤峰考察调研,传递着这些牵挂

2019-07-16 15:13: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号

  赤峰市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没想到,一年前她在全国两会上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到赤峰看一看,总书记这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了赤峰。《时政新闻眼》发现,总书记在赤峰的每一个考察点,都传递着他长久以来的牵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时来到这里,也透露着他与祖国北疆的特殊情缘。

  △视频: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调研

  12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 “守望相助”的样本

  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地区在哪里?赤峰。这里的464.3万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居住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30多个民族。总书记到赤峰,首先看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社区——临潢家园社区。

  △临潢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临潢”二字取自临潢府,即辽上京,以城临潢水(西拉沐沦河)得名。临潢家园社区位于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临潢家园社区有蒙古族、壮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畲族等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927人。

  △临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一个民族服饰风情长廊,展示了社区12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社区的蒙古族、汉族同胞正在联手制作刺绣作品《草原儿女心向党》。(国广记者蔡靖骉拍摄)

  在临潢家园社区,还有一个创新之举——民族融合小课桌。志愿者教师给社区的孩子们开办了乡土地理、民族故事汇、创意手工、民俗文化、书法绘画歌唱等课程。

  △当天,社区里的小朋友们正在制作红山蒙古族纸艺《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国广记者蔡靖骉拍摄)

  △小朋友们做的是一种撕纸画,通过把纸撕成不同的形状大小,再重新组合粘贴组成,简单有趣,还能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小朋友的作品《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央广记者刘会民拍摄)

  在临潢家园社区,习近平了解社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融合等情况。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他在春节前夕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这次他考察的临潢家园社区,正是这四个字的生动写照。

  一封回信与一支活跃62年的“轻骑兵”

  在习近平到访临潢家园社区时,党群服务中心响起嘹亮的歌声。赤峰市直属乌兰牧骑正在辅导兴安街道的乌兰牧骑队员进行排练。

  △兴安街道乌兰牧骑。(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乌兰牧骑正在排练《牧民歌唱共产党》(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这是他们正在排练的《站在草原望北京》。(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的文化工作队,1957年诞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2017年10月9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16名队员联名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的成长和进步情况。当年11月21日,习近平给他们回信,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排练厅里张贴着蒙汉双语的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15日上午,习近平在临潢家园社区再次为乌兰牧骑点赞。他说,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这个地方总结出来的经验,很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要继续大力提倡、支持、扶持和推广。

  走进“中华第一龙”的故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赤峰,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的花岗岩山峰而得名,境内有8000年的人类文明史,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这里的赤峰市博物馆展示了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北方青铜文化、辽金时期及蒙元时期的几次文化高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第二站就来到了这里。

  △赤峰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馆藏文物8万余件(组)。(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这是兴隆洼遗址(距今约8000年)的热气球航拍照片。该遗址是目前国内第一个显现出房址、窖穴、墓葬等全部居住遗址的史前中华始祖聚落,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红山文化的重要象征就是这一件玉龙。它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

  △玉龙,高26厘米,原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玉龙的背部有一条对穿单孔,如果以绳悬挂,龙的首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可见孔的位置是经过周密计算的。这件碧玉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体积最大、制作最精良的龙形玉器。(资料图)

  玉龙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1971年初秋的一天,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村民张凤祥在平整树坑时,发现了一块“锈铁钩”。张凤祥把它送给弟弟用绳子拖着玩。玩了几天后,“铁钩”上的土锈渐渐脱落,露出墨绿色的晶莹质地。经考古专家鉴定,确认属于红山文化,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在赤峰博物馆,随处可见玉龙的踪迹。序厅背景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辽三彩,烘托的正是这条C字形的玉龙。(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三彩鸳鸯壶,出土于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辽墓。这种陶瓷器称之为“辽瓷”。它继承了“唐三彩”的传统手法,又有自己的特点,被称为“辽三彩”。(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红山文化陶人,距今6660年-5000年,它在敖汉旗出土。从装束来看,他应该是地位高的统治者或巫者。这件陶人是红山文化发现的一尊最大最完整的复原陶人,被誉为“中华祖神”。(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这件陶凤杯诞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2004年出土于翁牛特旗解放营子。杯上凤冠、翅、尾的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颇为相似。《尔雅》中记载,凤的雏形是鸡头、鱼尾。这件陶凤杯将凤的雏形完全显现,这在史前文物中是首次发现,因此有“中华第一凤”之称。 (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墓主人对坐图。出土于赤峰市元宝山区沙子山元墓。因蒙古族有秘葬的传统,元墓壁画非常罕见。壁画中男主人和男仆发饰,是元代蒙古族男子的传统发式“婆焦”,女主人身着左衽服饰。(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8年3月5日他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引用了这一说法。“华夏第一村”、“中华第一龙”等考古发现成果雄辩地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共同体。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把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精神纽带系得更牢固,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赤峰博物馆,习近平再谈格萨(斯)尔

  2015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提到《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这三部史诗。去年3月20日,他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时再次谈到,中国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

  △在赤峰博物馆的黄金长河展厅,展出了清代的格萨(斯)尔手抄本以及当代的格萨(斯)尔全书。

  《格萨(斯)尔》是由蒙、藏、汉民族共同创作的英雄史诗,讲述了格萨(斯)尔降临人间降妖伏魔、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故事。“格萨尔”因为音译不同,在内蒙古也被称为“格斯尔”。赤峰市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尔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格斯尔之乡”,有很多著名的格斯尔史诗说唱艺人就来自巴林。

  △巴林右旗格斯尔说唱组合。(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这次来到赤峰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当天,来自巴林右旗的9人说唱组合为习近平总书记表演了格斯尔史诗说唱。他们当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86岁。

  △说唱组合中最年长的金巴扎布老人今年86岁,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正在用蒙古族乐器低音四胡演奏《万年花》。(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11岁的苏利得正认真地为当天的表演做最后的练习。他从6岁开始学习格斯尔说唱。(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老中青少的混搭组合,让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宝藏代代传承。

  △来听一听悠扬的蒙古族乐器——筚篥。演奏者是旗级非遗传承人布仁,今年50岁,他说,很多格斯尔说唱传承人都会十多种乐器。(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正式演出前的合练带您沉浸到格斯尔说唱的强大气场中。2006年5月20日,格萨(斯)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15日上午,在赤峰博物馆观看一段说唱展示后,习近平说,我今天来看你们,就是要表明党中央是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

  总书记再次来到了内蒙古的林场

  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赤峰市喀喇沁旗继续考察调研。

  △视频:习近平深入喀喇沁旗林场农村考察调研

  喀喇沁,在蒙古语中意为“守卫者”。喀喇沁旗人口28万,森林覆盖率为57.8%。在马鞍山林场,总书记重点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与护林人员亲切交谈。

  △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10月,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其中林地9.2万亩、灌木林地1.5万亩、主要树种有油松、白桦等,具有“塞外黄山”美誉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林场内。(央视记者薄书宁拍摄)

  马鞍山林场近五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000亩。当天,林场技术员、护林员正在展开除草作业,为下一步人工造林做准备。

  △马鞍山林场的造林护林员。林场有一支30人的半专业化扑火队伍,一支40人的季节造林队伍,一支45人的常年护林队伍。(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进入林中与护林人员交谈时穿过的山间草径。

  在林场,习近平对护林人员说,建设祖国北方和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是战略性的任务,是我们要世世代代做下去的事情。

  △马鞍山林场的护林人员正在作业。(央视记者蔡靖骉拍摄)

  这并非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赴内蒙古的林场考察。2014年1月26日,他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来到地处边陲的兴安盟阿尔山市伊尔施镇林区考察。今年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说,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开在庭院里的座谈会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街道马鞍山村,了解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等情况,并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

  △马鞍山村的葡萄园。山葡萄种植和乡村旅游是村里的两大支柱产业。(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马鞍山村路边的农家乐招牌。(央视记者申勇拍摄)

  在马鞍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察看了这里的驻村干部之家和爱心超市。

  △马鞍山村驻村干部之家。(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马鞍山村爱心超市。这是一个不收现金也不用移动支付的超市。村里把爱心企业捐赠的产品标价为分数。村里依据村民们在遵纪守法、热心公益、邻里和谐、勤俭持家等方面的表现打分,村民们可以用积分来超市里换生活用品。(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带您逛逛爱心超市。(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爱心超市的“货币”——积分卡。(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马鞍山村张国利家是一个十口之家,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之家,是家庭成员来自三个民族的融合之家,也是有着两位退伍军人的光荣之家。总书记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就是在他家的院子里。

  △张国利家的院子。(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张国利大儿子张波和二儿子张良当兵时照片。

  △张国利老伴和儿媳正在做粘豆包。(央视记者荆伟拍摄)

  当天,张国利家还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她来到马鞍山村是因为和总书记有个特别的约定。2018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赵会杰向总书记汇报了小庙子村的情况,并邀请总书记有机会去他们村看看。总书记说:“赤峰市我还没去过,离北京还是比较近的,将来肯定有机会去。”

  △赵会杰听说张国利家有不用冲水的“生物厕所”,产生了浓厚兴趣。

  △张国利带赵会杰看他家的新式厕所。

  △当天座谈时,赵会杰用图片给总书记展示了小庙子村村民改造后的厕所。

  △赵会杰向总书记报告,小庙子村也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了。

  当天,除了赵会杰,林西县二吐乡西山根村党支部书记刘占林、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莫力黑图嘎查党支部书记刘玉,以及河南街道、马鞍山村的干部、致富能手也与总书记面对面做了交流。

  习近平在座谈时说,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党,我们要永远获得人民群众支持拥护,就必须永远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这是张国利一家送走总书记之后的合影。他们面前的桌子,就是当天总书记与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围桌而坐的桌子。

  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的考察调研仍在继续。

  监制/申勇 张鸥

  记者/沈忱 龚雪辉 王卉 郁振一

  编辑/毛亚伟 黄绪甜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