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这些非遗项目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15日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在赤峰博物馆,习近平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独家V观】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调研
《格萨(斯)尔》是蒙、藏两个民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是蒙、藏人民智慧的结晶。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2006年,《格萨(斯)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一些非遗项目点赞。
“我花钱买一双!”
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在“唐昌布鞋”展示台前,非遗传承人赖淑芳拿出了她代表村民们为总书记准备的礼物:一双手工布鞋,习近平笑着说:“我花钱买一双!”
“他问多少钱一双,我说160,他就给我200元钱,我没有零钱找,他说大过年的就当是红包钱。”赖淑芳事后接受采访时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唐昌布鞋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被列为县级、市级非遗项目。唐昌布鞋有着耐磨、吸汗、环保等优点,需经过打布壳、裁剪、制帮、烘烤定型等32道大工艺和100道小工艺,是用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非遗”。
“我也要捧捧场”
2017年12月12日下午,在江苏徐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马庄村巾帼手工加工点——王秀英工作室,欣赏了村民制作的各式香包。村民王秀英告诉总书记,自己的中药香包很好卖,每年净收入20多万元。习近平手拿香包,夸她手艺好,并自己花钱买下一个,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王秀英既是制作中药香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员。虽然已是高龄,但戴上老花镜,坐在堆满布料的房间里,王秀英便精神矍铄,和徒弟们一起穿针引线。
“习总书记来到我们这个巾帼手工加工点,看望我们这些制作特色中药香包的姐妹们,夸我们制作的香包很精致,还捧场买了一只,真是太和蔼亲切了。”说起那一天发生在工作室的情景,王秀英很激动。
“这些工艺师现在做的事情就跟绣花一样”
2017年9月3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厦门漆线雕、惠安石雕等传承了数百年的闽南传统工艺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300余年,蔡氏漆线雕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命名为“厦门漆线雕”。惠安石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素有“中华一绝”“巧夺天工”之美称,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惠和影雕乃惠安籍石雕大师李周于清代首创,在厦门传承发展形成,极具特色。在观看影雕工艺展览时,习主席介绍说:“这些工艺师现在做的事情就跟绣花一样,但她们绣花是在石头上而不是在丝绸上。”
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
2016年5月24日,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他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习近平总书记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
赫哲族世居我国东北三江流域,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创造了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渔猎文化。伊玛堪说唱——赫哲族特有的一种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古老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就是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结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点赞非遗项目,总书记关怀的话语和行动极大鼓舞了我们,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文明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