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袁隆平“宣誓”:不光让中国人填饱肚子,如今也要让非洲人吃饱

2019-06-28 17:31:00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作为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理事会主席,在此我宣布:我们将每年派出青年科学家前往非洲相关国家,从事杂交水稻的科研、推广、普及工作,薪火相传老一辈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衣钵,继续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和水稻,提高粮食产量。”27日,在长沙“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的“2019中非稻作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如此“宣誓”。

  庄严的承诺,不仅感染了来自中国,和马达加斯加、埃及、马里、肯尼亚、贝宁、马拉维、塞纳加尔、纳米比亚、尼日利亚等九非洲国家,越南、柬埔寨、菲律宾、泰国、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美国、多米尼加等其他国家500多名参会稻作专家,也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遍全球:粮食安全,不仅中国要有,非洲国家也要有,要让杂交水稻技术在非洲地区扎根!

  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

  中国向非洲“授人以渔”

  6月,尼日利亚水稻生长黄金季。一群来自长沙袁氏种业的稻作专家,打“飞的”到当地,实施万亩杂交水稻的规模化种植。谁也不能想到,几年前,在这里选一块能种上百亩稻田的“风水宝地”,都让中国专家前后忙碌了一周多。现在,则有望种植产量比当地品种可翻倍的2万公顷杂交水稻。

  “我们在中国期间,天天能吃上我们喜爱的大米。但在我们国家,平均每周只能吃上两次大米。希望杂交水稻技术在家乡推广,让我们每天都能吃上大米。”来自喀麦隆的一名水稻技术学习者说。

  而这,也是袁隆平院士的梦想。1976年起,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生产,平均比常规稻增产约20%左右。这坚定了袁隆平让杂交水稻“走出去”造福人类的信心。为此,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专家付出了良多。其中之一便是:授人以渔。

  业内都知道,袁隆平有一个大“爱好”——“开班”,开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爱好”从未变过。只要能抽出空闲,他都会亲自授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并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的生产上实现大面积种植。2017年,杂交水稻在这些国家的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而非洲当地杂交水稻品种的平均产量仅每公顷2~3吨,中国品种的平均产量则在7.5吨以上。

  示范推广

  助非洲国家粮食生产“脱贫”

  据悉,因耕种习惯、农技、水资源等多方原因,杂交水稻在非洲“扎根”,比在亚洲其他地区及美洲难得多。但中国专家依然乐此不疲的将技术服务送到非洲的田间地头。

  马达加斯加,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13年前,这个世界上除亚洲国家外生产稻谷历史最长的国家,全国水稻平均产量仅为3.5吨/公顷。每年需进口20至40万吨的大米。

  2006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上,我国承诺在非洲建10个特色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湖南省农科院援建的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成为了当中的首个项目。怎么示范?面对马达加斯加人的杂交水稻种植“小白”,中国专家采取了“临时抱佛脚”学的蹩脚马语、手舞足蹈的比划和技能示范等“组合招数”,十余年努力,马达加斯加终于在粮食问题上“脱贫”了。

  2017年,马达加斯加官员一次来长沙拜访袁隆平院士时,表达了他们的情不自禁:“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人民已基本摆脱饥饿。为了感谢您,马达加斯加特意选水稻作新版货币图案。马达加斯加人民都想见到您。”目前,当地已有接近2万公顷田地种植杂交水稻,年增产稻谷6万吨。

  据悉,1996年至今,中国政府通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受援国政府三方实施“南南合作”项目,先后向毛里塔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马里、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加蓬等国派出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此外,中国企业也在坦桑尼亚、卢旺达、多哥等国投资建设了杂交水稻试验基地。

  能种也要“种”

  非洲实现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

  要实现杂交水稻在非洲大规模推广,不能总有赖他乡制种,“搬运”非洲。今年4月,中国传出好消息:历经11年,我国在非洲首次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这批种子将在7月,落地马达加斯加的土地生根发芽。

  “2018年在马达加斯加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有100多公顷,今后还将逐步扩大制种面积,以后当地需要多少种子都供得上了。”袁氏种业总经理张立军很兴奋。 

  因为对非洲杂交水稻推广事业的贡献,袁隆平获得了诸多的非洲朋友。此次,听说袁隆平“做东”,邀请“朋友圈”专家来长沙探讨中非农业合作特别是粮食生产领域合作模式,得到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国际水稻所、非洲水稻所等专家同行的积极响应。

  同天进行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记者还获悉,中方愿与非洲各国一道,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包括: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非洲各国农业发展政策对接,与非方共同编制《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强化中非农业合作顶层设计;加强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机制建设,加强科研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为非洲开发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物资装备;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高水平农业专家和职教教师,进一步扩大对非培训规模。

  中非共签署了8个农业对非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274700万美元。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联盟、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比尔及梅琳达 盖茨基金会、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等7家单位还联合发出倡议,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中非水稻领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议” 。

[责任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