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报答我的乡亲”(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苏北鲁南交界处,有一个名叫西棘荡的村庄。20多年前,村如其名,荆棘丛生。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记得日子的苦:“大家在土里刨食、吃了上顿想下顿,生产任务完不成,村里穷得叮当响……”
然而,现在的西棘荡完全变了样。行走村间,宽敞的柏油路旁绿树葱葱、繁花点缀;不远处,别墅栋栋,厂房林立,一幅安居乐业的画面铺展开来。
村还是那个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何而来?原来,村里有了新的“当家人”。1997年,为改变落后状况,乡里找到在县城养殖场当副场长的钟佰均,“你年轻有头脑,又是党员,回村带着大家干吧!” 钟佰均一度犹豫,“当时我的工资是村支书补贴的5倍多,有点舍不得。”最终,钟佰均还是不顾家人反对,1998年初回村挑起了重担,这一干就是20多年,“我的根在农村,我要用一生报答我的乡亲。”
摆在他面前的,是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村集体负债近20万元,人心涣散,连党员大会都开不起来。如何走出困境?党组织“硬起来”是关键。
钟佰均先对村干部“约法三章”,提出“不吃老百姓的饭,不收老百姓的礼,不在家里办公”的“三不”要求;同时,建立村干部履职目标责任制,并对党员分类管理,按人分任务、立规矩、兑奖惩,打破以往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慢慢地,找村干部办事的群众多了,党员干部的腰杆也直了。
队伍强了,带领村民摘帽脱贫成了钟佰均的头等大事。他常鼓励大家,“穷不怕,怕的是失去斗志!”他坚信,只要迈开步子,选对路子,一定能挣到票子。
拔“穷根”,还得靠产业。土地是村民的命根子,钟佰均一开始想从地里找“黄金”。他先后引进一些高产经济作物,但项目接连失败。一时间,议论纷纷。
钟佰均没气馁。1999年底,他在邻近渔村考察学习时,看到有人收购废旧渔网,便不经意地问道,“收这些破旧渔网干啥?”这一问,让他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原来,企业将收购的废旧渔网加工后做成颗粒状原料。“我们村离海近,废旧渔网资源丰富,何不把客商请到村里建厂?”钟佰均眼前一亮。
说干就干。当晚,他带着煎饼大葱,连夜搭乘运输废旧渔网的货车赶赴宁波,邀请客商来村投资建厂。然而,客商嫌西棘荡村路远地偏,就是不来。
一次次拜访,一次次劝说,终于,客商被他的赤诚打动,答应实地调研。然而,天公不作美,客商来时正好赶上雨天,村里的一条土路踩得稀巴烂,客商的小车停在村外开不进去。得知建厂的地方还没通电,客商二话不说,掉头就走。
眼看致富美梦就要破灭,钟佰均冲了上去,“给我三个月,缺什么补什么,保你满意!”接下来,村里修路建厂,一片热火朝天。项目一完工,钟佰均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宁波。客商看到疲惫不堪的他只要谈起村里发展时就精神百倍,彻底被他的激情感染,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钟书记,你是干事的人,我认了。”2000年,钟佰均引进投资100万元,在村里建起第一个尼龙颗粒加工厂,当年就盈利40多万。
当年投资、当年达产、当年收益。尼龙颗粒加工产业让村民看到了希望。短短3年,钟佰均带领百余户人家从事该产业。群众创业无资金,钟佰均以个人名义担保;没技术,钟佰均与党员干部手把手教;没市场,钟佰均带着党员一起跑。如今,西棘荡村成了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尼龙颗粒加工相对粗放,多为分散的作坊,污水任意排放。怎么实现绿色发展?钟佰均带领党员干部在村里修建起污水处理厂;同时,他领着村民走出去,到外地参观学习,为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打基础。
为进一步对尼龙颗粒深加工、精细加工,提高产品价值,村里2017年投资1.2亿元,建成棘荡农民创业园,吸纳周边从业农民460人,年产值达6亿元。201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而钟佰均本人也因表现优异,先后被选任为柘汪镇副镇长、镇党委副书记。
建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发布乡贤榜、开展“晒家训扬美德”活动……现在的西棘荡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但钟佰均仍不满足,“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带着大家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8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