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家】新中国经济建设70载的辉煌成就
作者:清华大学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国情研究院副教授 周绍杰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我们终于结束了自1840年以来百余年遭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历史,赢得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一盘散沙”“文盲充斥”“民不聊生”的极端落后状态开始,开启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主发展道路。历经7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现在我们实现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这一伟大跃迁的基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理解这70年的经济发展成就,需要在不同时期中国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治理模式不断演化的框架下展开。
1949—1978年:“站起来”
1949年到1978年期间是新中国实现“站起来”的三十年。1949年的中国是一个经历百年动荡、百废待兴的极度贫困国家。仅三年,中国就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高于历史最高水平,并且稳定了财经,初步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的卓越能力。
1953年到1957年,中国通过学习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启了工业化历程,初步建立中国工业化的雏形,推动中国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国是在极其不利的国际环境中开展经济建设。对发展落后的焦虑以及外部安全压力,使得这一时期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战略脱离了客观国情以及正常的发展轨迹,导致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走了弯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启的“三线建设”也是迫于外部安全压力所采取的防御式发展战略,降低了中国工业化的效率。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远低于潜在增长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在党的领导下赢得了国家独立,开辟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探索之路,中国逐渐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
从发展成就来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新中国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真正实现了“站起来”,取得了如下主要成就。第一,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第二,初步建立了工业化体系,工业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的推进器。从经济发展来看,1978年中国GDP规模和人均GDP规模分别为3678.7亿元和385元,经济增长速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远远好于建国前的发展时期。第三,人力资本总体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各项卫生指标大幅度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的41岁上升到66岁,实现从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跃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既与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显著发展有关,也与建国后先后展开的扫盲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等社会动员机制有关,体现了党在这一发展时期对于社会发展的治理能力。第四,中国抓住有利时机回归国际社会,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逐步实现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这些成就为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奠定了制度基础、物质基础、人力资本基础、国际环境基础。
1978—2012年:“富起来”
1978-2012年期间是中国实现“富起来”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缓解,但是整体上仍旧是一个贫困大国。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1981年的贫困发生率高达84%,明显高于印度(60%)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51%)。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从封闭型经济体逐步转向开放型经济体。改革和开放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先后经历了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成就使得中国从贫困大国(或低收入国家)逐步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这一时期的发展成就,从外因讲主要是外部国际环境的明显改善,从内因上讲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得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依据中国各阶段发展国情,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接力赛机制。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中美建交,积极争取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举措创造对外开放的有利格局。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积极为人民创造经济机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发展基础,使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际局势动荡的条件下站稳了脚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1992年以后,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此后,中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建设,包括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外贸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通过推进一系列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完善到深化的不断升级。对外开放事业也进入新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外部动力,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国。2012年中国的GDP规模和人均GDP规模分别是538580.0 亿元和39874 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2年的36.2%和39.3%。
2012—2050年:“强起来”
2012年以后,中国开始从“富起来”的发展阶段逐步迈向“强起来”的发展阶段,开启强国时代。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基于以下几个主要标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12年的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按照人均GDP水平首次把中国列为中高收入国家。按照汇率计算的中国GDP规模在2010年超过日本,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的中国GDP规模在2014年超过美国。从工业化基础来看,中国在2011年发电量超过美国(而这个指标在1950年仅为美国的1.2%)成为世界第一,各类基础设施的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有力地支撑了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从工业体系来看,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行业齐全的强大工业体系,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2015年中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大约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新发展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落实,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经济突出地体现为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体量大是指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空间大,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韧性强是指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强,地区之间的回旋余地大。潜力足是指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仍旧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仍旧存在较大的追赶空间,经济仍旧处于中高速增长发展阶段。活力强是指创新驱动动力足。以数字经济为例,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在不断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创造就业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32.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从人力资本支撑来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教育公平程度明显提升,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预计到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0.8年,其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将突破4亿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从科技创新基础看,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基础研究领域,2018年《自然》增刊的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国对自然指数的贡献增长了75%,增幅显著超出多个排名领先的国家,中国在自然指数中所占的全球科研产出份额也由9%上升到16%。从技术创新来看,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已经从2012年位列世界第34位的“创新学习者”提升到2018年的第17位,成为“世界创新领先国”之一。
从社会发展基础看,中国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养老保障网络和基本医疗保障网络。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来看,2017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已达到9.15亿人。从医疗保障来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保人数在2017年超过13亿,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2018年,《柳叶刀》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2016年中国排名为第48位。中国医保制度成为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重要制度性保障,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2000年的71.4岁上升到2017年的76.7岁。此外,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在2018年降低到1.7%,距离全部消除贫困仅一步之遥,结束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贫困历史。
从参与经济全球化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国和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3年,中国货物贸易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拥有世界上把中国作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国家数;2018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2017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世界第二。2013年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际发展和全球治理的新机制,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和响应。截至2018年末,中国银行已经累计跟进“一带一路”区域重点项目逾600个;至2019年4月30日,中国已经与131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8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3—2018年期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
从参与全球治理来看,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和而不同、包容共存”的价值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中国智慧,为未来国际治理体系提供基本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在参与国际治理的实践中,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可持续发展、减贫等国际发展领域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G20、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体来说,中国已经具备推进强国战略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人力资本基础、科技创新基础、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治理基础。“强国战略”也成为有意识的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十二个强国目标: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由此构成中国特色强国目标体系和中国特色强国大战略,推动中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历经七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领导中国开辟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开启了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起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基本确立,这条道路包含有三个内涵。其一,中国特色,即立足中国国情、文化传统与发展实际,独立自主地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其二,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最广大的人民谋福祉,满足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即更富裕的生活、更有保障的生活、更加公平的发展机遇。其三,现代化,其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和挖掘创新发展动能,实现发展生产力;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解放生产力;文化层面的现代化,既体现为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为主体,也包含在对世界其它文明的借鉴、交流、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创新。
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证明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