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关村:创新发展永不停

2019-05-18 14:02: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号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基层蹲点调研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几十年来,中关村始终坚持一件事:推动创新发展。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在创新发展的路上,中关村勇往直前,从追赶到领跑,从北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关村的故事,是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见证,是中国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缩影。

  创新文化是中关村的灵魂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寄予殷切期望:“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这个课堂上,利亚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军向总书记讲述了利亚德精彩的“双创史”。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巨幅卷轴和美轮美奂的梦幻五环就是利亚德的杰作。利亚德,从一个不知名的中关村企业,用20年的时间,成长为LED显示领域的全球冠军。李军说:“创新发展是唯一出路。”

  5年多过去,利亚德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速发展,市值上涨30倍,净利润增长20倍,业务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其自主研发的高清显示技术“小间距显示”独步世界显示舞台。扎根中关村20余年,中关村深厚的人才基础、丰富的信息量、集中的技术研发资源,让中关村的创业生态有了灵魂、文化和基因。“中关村的奋斗氛围,会推着你去不断创新。”李军感慨。

  中关村闻名于世,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科院研究所的进驻。1951年,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在这里破土动工,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在这里奠基。70年间,从这座大楼里走出了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于敏、朱光亚和陈芳允等7位“两弹一星”功勋,走出了30余位中科院院士。“让祖国强起来”,成为中关村最宝贵的精神传承。

  1980年,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访问美国后,心中萌生出一个中国硅谷梦。在中关村一间仓库里,他创办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家中关村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成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从1983年到1985年,先后有300多人到中关村创办科技企业,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赶上这个时代,真的很幸运。”日前记者在中关村蹲点采访,无论是兢兢业业的科学家,还是踌躇满志的创业者,抑或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讲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时代集团在中关村走过了36个年头,总裁王小兰说,中关村拥有数万家企业,但走过30多年历程的企业不多。没有科技创新,企业走不远。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认为,中关村能走到今天,是中关村多年沉淀、厚植下来的一种创新创业文化,即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产业报国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关村的灵魂和文化基因。

  奋斗精神是中关村的基因

  中关村,从来不缺奇迹。

  改革开放之初,北大王选团队,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占领市场,开创了印刷的崭新时代。王选的成功用他的话说就是:选准目标,狂热探索,依靠团队,锲而不舍。

  中关村是创新型企业的摇篮,联想、方正、紫光、百度、京东等世界知名企业在这里诞生。近年来,小米、奇虎360、今日头条、旷视等一批新生代企业快速崛起。目前,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两万多家,上市公司330余家。

  联想、百度、小米等标杆企业,不断刷新着企业成长的速度。中关村首批一百家公司上市用了20年,第二批一百家公司上市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一篇文章写道:全球有许多城市都试图复制硅谷,吸引众多科技创业和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高科技公司,但是,只有一个已经成为硅谷有力的竞争者——北京。

  2010年4月,小米科技诞生在中关村银谷大厦的一个小房间里,几位创业者以“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奋斗创业。2017年,创立仅7年的小米,收入就跨过了1000亿元大关。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说:“感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叹中关村这片神奇的土壤,正是奋斗精神,才创造了小米奇迹。”

  “要创新,要创业,要实现梦想。”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亲身经历了IT业发展,尤其是搜索引擎技术改变美国社会的过程。他说,他一直有一个梦想,用自己开发的技术改变亿万人的生活。2000年,他选择在中关村创建百度。如今,百度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

  从在中关村租赁4平方米柜台卖VCD,到如今变为电商领军企业,京东集团用了20多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说:“我碰到很多企业家、创业者,他们都是以奋斗为乐。”

  漫步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一个个咖啡屋飘荡的咖啡香味,吸引着全球有创新梦想的创业者。昔日人头攒动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已成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器、风险投资的路演场。创新创业,正成为中关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敢为天下先让中关村走向世界

  2015年,在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上,马云为德国总理默克尔演示了蚂蚁金服的支付新功能,当场“刷脸”给嘉宾买礼物,成为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而这项功能背后的技术,正是来自中关村的旷视科技。

  “创业者,就是要做别人想但不敢去做的事情。”2011年,清华毕业的80后印奇,带领几位同学,在中关村创立了旷视科技,选择了门槛极高的人脸识别。凭借着核心技术,旷视科技在各项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竞赛中多次取得佳绩,揽获25项世界技术评测第一。短短的几年时间,旷视科技就成为“独角兽”,带动了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的快速崛起,计算机视觉、智能芯片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企业。

  2014年,“科技创新中心”被确定为北京新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从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到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载体”,到构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主力军”,在创新变革中,作为“探路者”,中关村始终走在前列,“敢为天下先”。

  中关村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而不断完善中的创新创业生态,正是中关村能够吸引各类人才的重要因素。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外籍人才服务窗口”,正是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的创新举措,为外籍人士提供企业注册、知识产权、法律、投融资等一系列服务支持。最新数据显示,中关村聚集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达300多家,外籍从业人员万余人,海归3万多人。

  来自也门的阿哈迈德,毕业于清华大学。2017年,他拿到中国“绿卡”后,成功在中关村创业,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制作阿拉伯语新闻信息推送平台,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取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可以领衔承担中关村示范区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人工智能专家汉斯,2017年带着自己的看家技术,来到北京创业,出任深知无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如此大力度的国际化引才用才政策,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

  近年来,中关村有20多项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或被其他国家引进,如“1+6”系列政策、科技创新企业投贷联动10条、国际引才用才20条等。中关村也由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发展到一区十六园,成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中国技术创新的源头,中关村众多企业总部研发和制造分离的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了辐射带动作用。全国各地的中关村分支机构,不仅带来了技术、模式的复制和辐射,还推动了制度的创新。中关村管委会还在硅谷设立了10多个海外联络处,中关村企业海外设立近千家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成为中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支点。

  紧跟世界技术潮流,突破体制机制束缚,中关村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矢志创新之路,正从“中国硅谷”迈向“世界中关村”。

  《光明日报》(2019年05月18日 01版)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