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人的故事丨跨越百年的青春回答:奋斗是强国一代的承诺

2019-05-03 17:3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李大钊曾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曾这样诠释青春:“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4月15日-17日,为纪念五四百年,“新青年 耀青春”青年文化万里巡展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在模拟时空穿梭的“电话亭”里,“你还年轻吗?还有没有奋斗?”电话里的“李大钊”深沉发问。

  这通电话的两头,刚好隔了一百年。面对这样的问题,今天的青年会如何回答?

  他们这样回答:

  谭永峰:我在奋斗!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椪柑农。为了寻求改变,我创办了“泸溪县红山柑橘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几千个农户增收!

  张玉滚:我依旧年轻!我现在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虽然脸上已挂满皱纹,但是我的血液依旧滚烫!

  夏荔:我年轻,在奋斗!我们用6年的时间打通了胡麻岭隧道,天堑变通途!我们将继续努力,向更多“不可能”宣战!

  ……

  他们用铿锵的行动作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谭永峰:奋斗,为了带乡亲们把日子过红火!

  我是泸溪县红山柑橘专业合作社的谭永峰。湘西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我们只能被动地等待客商上门。不卖的话,果子就会烂在田里。每每看到这些,我就很焦急。

  唯有打通销售渠道,才能扭转局面。

  2006年冬天,我跟着货车走了四天三夜来到丹东,带着两箱四五十斤重的椪柑,几经周折才寻得跟销售经理面谈的机会,他说,你一个毛头小子,拿几十个椪柑,就管我要店面,我凭什么相信你?一盆冷水浇得我透心凉。

  当经理走出会议室时,我又一个箭步迎上去,呈上样品,跟他介绍泸溪椪柑的特点。终于,我的执着打动了经理,我们最终签订了门面租赁合同,开辟了直销窗口。

  后来,我联合100多户椪柑种植户,创办了“泸溪县红山柑橘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红山”商标,改变了过去散装零卖、随意哄抬或压低价格的现象。

  2010年,合作社引进建立年产3000吨椪柑“粒粒橙”半成品的生产线,投产后实现年产值300多万元,解决了5000多吨“等外果”的销售难题。

  我还免费为村民传授培管知识,直接带动周边2000亩椪柑种植基地,惠及2300余户农户,农户人均增收8850元!

  我最喜欢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我觉得,领着大家一起把日子过红火,就是我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张玉滚:奋斗,为了点亮大山里孩子希望的光!

  2001年8月,我回到了当年上课的教室,依旧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还坐着十来个土孩子。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的鼻子陡地一酸,下定决心:我要留在这里,不走了!

  从那以后,我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补助的民办教师,一干就是17年。

  黑虎庙小学位于南阳市的深山区,距离县城70多公里。想走出大山,要沿着山路走上10多个小时。路没修好时,我就挑着扁担,把学生的课本、作业、文具挑进大山。

  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山里本就落后闭塞,我作为老师如果不多尽力,咋教好娃们?

  这么多年来,我练就了一身本领: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纫……大家说我是“全能型”教师,其实,我只是深深地知道:要想刨除穷根,改变命运,必须从教育开始。

  由于常年高强度操劳,不到40岁的我,鬓角已斑白,脸上也布满了皱纹,经常被错认为是快退休的老教师,我总是呵呵一笑,从不过多解释。

  这么多年,我尝尽山村教学的酸甜苦辣,但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又让我觉得,值了!

  夏荔:奋斗,为了打通隧道让天堑变通途!

  我是中国铁建十九局集团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2#斜井总工程师夏荔。

  这条隧道全长13.6公里,我们用2年的时间,挖了13公里多,而最后的173米,却挖了6年。

  2011年8月19日,距离胡麻岭隧道贯通只剩下173米。在开挖过程中,突然出现了突水涌泥,硬生生地把挖好的隧道往回退了二百多米。“第三系富水粉细砂”成为隧道贯通的拦路虎。

  德国专家说,人类不可能在这种地质中挖隧道,你们放弃吧。

  兰渝铁路最早出现在《建国方略》中,复杂的地质状况让这条铁路停留在幻想中。如今只剩下173米了,我不忍心就此放弃!

  我们三十多名工程师,没日没夜地查阅大量资料,单设计的草纸就堆了满满几大箱。最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解决办法。但更严峻的挑战随之而来。

  方案里面有用钢架拼接起来的开挖九宫格,每一根钢架就有二百多公斤,需工人们站立1到2个小时上螺栓,工作结束后,大家连胳膊都抬不起来。

  这种地质最怕扰动,我们只得一锹一锹地挖。为了赶工期,我们需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

  终于,2017年6月19日,胡麻岭隧道胜利贯通,当时的那种喜悦之情,难以言喻。

  我想用两种颜色来描绘我的工作:在隧道深处,是黑色。不断的挖掘、研究,再挖掘、再研究……而隧道挖通的那一刻,是金色的。阳光照射进来,天堑变通途,一切辛苦都不值得一提!

  从返乡创业的椪柑树下,到深山课堂的读书声中,再到隧道贯通的盾构机旁,他们的奋斗,在平凡中闪烁着光芒。 

  “你还年轻吗?还有没有奋斗?”电话里的“李大钊”深沉发问。 

  “李大钊”的问题,你的回答是什么?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回答:“我是中国青年,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五四火种在心,先辈夙愿在胸,复兴大任在肩。今天,面对国旗,我们庄严承诺:奋斗有我,让人民更加幸福,奋斗有我,让家园更加美好,奋斗有我,让祖国更加昌盛!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 

  新青年,耀青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瑞玲 杨月)

[责任编辑: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