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西柏坡:70年,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2019-04-11 15:43: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社石家庄4月11日电 题:西柏坡:70年,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新华社记者

  革命圣地西柏坡。松柏苍翠的柏坡岭,如一位历史老人,注视着这片红色热土上70年的变迁。

  记者近日走进西柏坡,倾听老、中、青三代人,讲述不同时期传承西柏坡精神的奋斗故事。

  “开游船”的老党员:讲红色故事 念党的恩情

  今年74岁的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很小时得了一场重病,绝望的父母把奄奄一息的他包裹起来放在石碾上,打算放弃。

  董必武夫妇在回家路上发现了这名弃婴,立刻把他送到中共中央机关医院救治,孩子就这样活过来了。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西柏坡。

  “共产党的恩情不能忘。”闫青海说,长大成人后,自己时刻想着,只有艰苦奋斗,带头致富,把西柏坡精神发扬好,才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的救命之恩。

  上世纪50年代,为修建岗南水库,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从鱼米之乡的“粮窝子”搬到了高山岗。曾经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西柏坡又一次作出了牺牲。

  当时,西柏坡村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统销粮。为了增加收入,18岁的闫青海在水库上开起了运输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西柏坡。当时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闫青海,发动村里五六个壮劳力与他一起到石家庄当装卸工;后来,带领村民在水库打鱼,依托红色资源,开了西柏坡第一家“农家乐”……闫青海成为村里首个“万元户”。

  如今,走进西柏坡,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农家院整洁漂亮,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马路通到了各家各户,污水处理、文化长廊、卫生设施等一应俱全。近年来,西柏坡村民从卖茶水、卖鸡蛋、卖纪念品起步,发展起了旅游服务业,年人均纯收入上万元。

  虽已过古稀之年,闫青海依然闲不住,还在开着游船。“游客都喜欢坐我的船,听我讲当年党中央在西柏坡的故事。”闫青海说,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柏坡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

  打造“美丽”的村支书: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紧邻西柏坡的梁家沟,与西柏坡纪念馆咫尺之遥,一排排新民居错落有致。

  梁家沟是水库移民村,村民很长一段时间过着苦日子。今年51岁的陈国平1996年开始担任梁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那一年,当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陈国平带领村民重建家园后,吸引投资建设了西柏坡民俗博物馆和嘉旅宾馆,每年为村集体创收20多万元。

  2009年,他学习外地经验,推动梁家沟新民居建设:集中一片土地建小洋楼,拆掉旧房发展其他产业。新村最靠边的一处位置地基松软,工程量最大,得多花钱,陈国平主动要了这块地。

  新民居建好了,家家搬进了二层小洋楼,原先占地300多亩的宅基地压缩到了60多亩,置换出发展用地200多亩。

  村民的新居,一楼自住,二楼作为农家旅馆招待游客。村里建了旅游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服务标准,为周边农村树立了标杆。

  腾出的土地,建成了景区停车场、红旅小镇、旅游宾馆。一个以红色文化实景演出为特色的西柏坡红秀剧场正在建设过程中……梁家沟村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首批“美丽乡村”。

  “西柏坡是咱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陈国平说,整体脱贫了,更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不能被成绩冲昏了头脑。为防止出现经济问题,村里的财务管理实行集体报账制,报账需由全体两委班子成员、村理财小组共同审查,并及时逐条公布。

  追求创新的大学生:勇于进取谋幸福

  2005年,23岁的闫二鹏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西柏坡,从母亲手中接管了家庭宾馆。

  “我非常看好家乡的红色旅游资源,毕业后决定回来干。”闫二鹏说。他不满足于传统经营模式,成立了村里第一家旅行社,建了西柏坡旅游网。

  为了更好深挖红色文化,提升服务内容和品质,他经常去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好的经验。近几年,他注册了培训公司,聘请了专业人员,创新了培训方式;还与携程、去哪儿网等各大网络平台合作,继续扩大宣传,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西柏坡参观学习。

  在上大学时就加入共产党的闫二鹏说,自己生在西柏坡感到非常自豪,身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理解,西柏坡精神中的艰苦奋斗,不是守着贫穷过日子,而是勇于进取谋幸福。对自己而言,赚钱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自身努力传播好红色文化。(记者张涛、黄小希、闫起磊、范世辉)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