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两高报告

2019-03-14 13:19: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两高报告

  新华社记者

  两天来,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表示,两高报告体现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理念,让人民群众从中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和温暖。

  司法为民:满足人民需求

  两高报告中的一组数字,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金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收印象深刻:去年全国法院帮助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95.3亿元;检察机关起诉恶意欠薪犯罪2361人,支持农民工起诉11054件。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恶意欠薪的整治力度,农民工工资管理发放越来越规范。”张全收说,司法机关每年都有针对农民工欠薪的专项整治,及时受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这让农民工兄弟更有底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坚持司法为民,人民法院敢于啃“最硬的骨头”。

  “‘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这个消息,引起了代表强烈反响。

  “执行难过去被称为法院系统的‘老大难’,很多案件在法院宣判后得不到执行,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也严重影响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静说,执行难问题的基本解决,让诚实守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

  坚持司法为民,检察机关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立足于人民群众对“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好期待,最高检报告指出,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42195人,同比上升21%。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州环境监测站副总工程师杨晓雪说,2018年,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类污染环境犯罪,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为生态环境筑起了一道法治屏障。

  阳光司法:看得见摸得着

  最高法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公开案件信息3.7亿项,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259万件,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6382万份,访问量226亿次……

  “司法越公开就越有生命力。从审判公开到文书公开,再到执行信息公开,体现了我国司法公开理念的不断更新,彰显了司法自信。”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说,信息化推进整个司法过程实现了从接受当事人监督,向接受广泛的社会公众监督拓展,一个“阳光下的法庭”让老百姓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以公开促公正,不仅有“键对键”的方便,更有“面对面”的体验。最高检报告指出,“检察开放日”常态化,13.5万名各界人士走进检察院、走近检察官,了解监督检察工作。

  “去年,我参加了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参观12309检察服务中心、信息化应用管理工作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后纺车间挡车工徐艳茹说,近几年,检察机关主动推进检务公开,向社会各界传播检察声音,树立了良好的检察形象。

  从人民法院推进电子诉讼应用,逐步实现网上阅卷、证据交换、网上开庭和电子送达;到检察机关升级建设12309检察服务中心,四级检察院同步完善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智慧司法,在提升办案质效、便民惠民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司法机关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面。”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岳认为,司法机关顺应时代发展,大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使人民群众得到方便和实惠的同时,也为司法体制改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司法创新:便民利民惠民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治提出了更高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司法机关积极创新,不断提高办案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新,要更好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最高法报告显示,最高法制定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司法解释,增设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涉“小猪佩奇”著作权跨国纠纷等案件,率先在国际上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

  “互联网法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不囿于地域限制,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司法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说,除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在线预约立案外,12368诉讼服务热线也为百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司法服务,成为人民群众与司法机关沟通的平台。

  创新,要不断提升办案水平——

  最高检报告指出,最高检带头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各级检察长、副检察长列席审委会8713人次;基层检察院直通最高检的专业平台“检答网”解答各类问题1.1万个;聘请103名专家学者、法律界代表委员、律师等,组建办案咨询委员会……

  检察机关创新推进业务建设的种种举措,让全国人大代表、最高检特约监督员谢资清深有感触。谢资清说,这体现出检察机关不断谋划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创新,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便利群众的切实举措,推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等便民服务,推广车载法庭、移动背包科技法庭被写入最高法报告。

  “审判工作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体现了司法机关创新便民利民惠民机制,为群众立案、开庭等提供便利,减轻当事人诉累的积极做法。”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绥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高级教师徐贤淑说,这些创新务实举措,确保当事人立案不求人、审判不求人、执行不求人。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