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把握时代发展需要

2019-03-12 11:44: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号

  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则明确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与时代需要之间的关系。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在联组会上发表讲话时再次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切实响应号召,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但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把握住时代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民性、创新性、民族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性与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

  在当今中国,研究者要准确把握时代需要,就必须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正是从人民性立场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者要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之前所有政治制度形态的根本特征,这决定了人民立场必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立场。一个希望凭借自己的科学活动对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方法,而且要有热爱人民的情怀、为人民做研究的愿望,能够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遇到的现实问题。远离了自己的人民,也就远离了自己的时代,其学术研究不仅会失去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同时也悖离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方向,其研究成果很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面临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以及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等问题。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习惯于关起门来做学问,学术研究远离现实社会,缺乏对现实需要反应的敏感性,缺乏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有关。

  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因此,在前进的过程中,就会有太多富有挑战性的重大理论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解答。特别是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提出富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发现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新规律。这实际上也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为学术大师与学术精品的出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适时地把握住这个历史契机,才能够将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面对中国社会自身问题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多年来,在一些学科领域里,我们的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习惯于跟着西方的理论走,把对西方理论的引介当成了学术工作的主要内容。而许多外来理论在进入中国后,又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问题,使得理论界热炒的许多话题成为脱离中国现实的“伪命题”。而且,当外来理论的引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工作时,很容易造成思维的惰性与外部依赖性,严重抑制了学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实国情的议题设置能力提升,不再习惯于自主性提出扎实的问题逻辑,形成具有中国表达色彩的学术表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理论范畴,形成自己的标志性成果,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丧失了理论话语系统化建构的主体性。

  当然,在面对中国自身问题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不应该排斥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借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也要建立在对国外理论特别是优秀理论成果全面了解、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但是无论如何,只有中国当代社会这一现实语境,才最具有激发中国学者理论创造活力的现实前提;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才最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然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保持深刻的内在关联,具有强烈的历史与时代性。

  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发展需要,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必须围绕中国当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实际上,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与人民的需要都是多层面的,这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满足国家、社会、人民需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中国人民在实现了民族独立、物质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之后,提升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而民族文化自信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在对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传统美德、美学精神、艺术经验深入阐释的基础上。我国近年来优秀传统学术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人民群众建立民族文化自信这一时代需要的一种切实呼应。历史一再表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社会的重视与支持,一个学者的学术成果产生多大的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往往与它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回应时代的重大关切,能够为社会的进步作出多大的贡献有直接关系。只有把握住时代发展需要,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与学理支撑。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文化传播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