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多家央企深度参与 强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9-02-27 13:28:00
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
字号

  5年前的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开启了京津冀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性一步。

  俯瞰京津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宛若“凤凰展翅”,经过生态治理的白洋淀让“华北明珠”名副其实,天津港往来船舶川行不息……5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速发力,“蓝天下的京津冀”携手并肩,“科技创新链条上的京津冀”深入探索,一次次跨越和深刻改变的背后,都有着中央企业深度参与的身影,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所引领的深层次变革,正深刻改变国家区域发展版图,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中国电科:携手雄安新区探索智能城市建设

  自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后,中国电科充分发挥“军工电子国家队、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领头羊”作用,为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积极贡献科技力量。

  2018年3月1日,中国电科与雄安新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集团公司助力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篇章。

  按照协议,中国电科与雄安新区将在探索智能城市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两方面加强合作。在智能城市建设方面,共同探索“数字雄安”、“未来城市”、“平安雄安”等建设,助力雄安新区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雄安新区管委会运行效率,提升民众获得感;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共同推动“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未来城市研究院”、“中国电科微系统协同设计服务平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雄安实验室”等落户雄安,通过引入集团公司优势资源,推动雄安新区创新及发展。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雄安实验室、“中国电科微系统协同设计服务平台”正在加快落户。

  中国石油:上下游企业发挥协同效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石油上下游企业发挥协同效应,共乘区域经济的东风,为国家区域经济做出贡献。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四钻井公司进入雄安新区地热项目,成为中国石油首家进入雄安新区地热项目的单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于2019年9月通航,华北石化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唯一的一家炼化企业参与其中,是唯一保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航煤先锋油炼化企业。唐山LNG接收站2013年投产以来,连续5年冬季天然气保供安全平稳运行,累计外输天然气达100亿立方米。唐山LNG接收站已成为华北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的重要气源和可靠保障,助力京津冀“蓝天保卫战”,为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做出了贡献;2017年4月1日国家宣布设立雄安新区以来,河北销售公司积极投身雄安新区建设,同年8月1日正式成立河北销售雄安分公司,设立智慧加油站雄安一站,提供高品质的油非资源和新零售精益服务。

  2018年,国家能源局开展重点地区重点管网联通建设。在天津地区,启动中国石油大港油田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工程。滨海分输站是大港油田重要的输气枢纽,通过港清三线与陕京管道连通,可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供气,实现不同气源的相互补充。

  中国华电:因地制宜开展“煤改气”“煤改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五年来,从雄安新区清洁供电规划,到京津冀地区“煤改电”范围逐步扩大,到智慧能源体系建立,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正以智慧电能、创新服务的新举措,为京津冀地区带来令人惊喜的改变。2018年6月,华电水务中标雄安新区环境治理第一标,为对接雄安新区水系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打开突破口。今年1月30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绿电供应签约仪式上,中国华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企业代表,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冀北电力公司签署购电协议,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办奥”理念,保障冬奥场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 华电河北公司因地制宜开展“煤改气”“煤改电”工作,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建设的省内首个重型燃机项目即将实现投运,预计每年可分别减少燃煤、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量180万吨、148吨、581吨,为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增添强劲动力。 2019年,中国华电京津冀区域内的二十余项新能源项目将实现遍地开花,为京津冀地区拥有更多的蓝天白云添加“砝码”。 

  国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5年来,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与三省市合作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起设立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探索京津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研发设计、项目落地实施的合理分工模式,投资了寒武纪等一批优质项目;牵头发起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结合京津冀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聚焦科研成果产业化,投资了沧州四星玻璃等项目;与京津冀三地政府联合发起设立国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探索优化传统产业布局的市场化路径;发起设立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聚焦培育高端制造业,投资了康希诺生物等项目;设立了水环境基金、加大北疆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助力京津冀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大金融服务实业的力度,旗下安信证券、国投泰康信托、中投保等企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国铁建:助力重塑京津冀湖水蓝和森林绿

  中国铁建率先设立雄安工作组,在央企中第一个进驻实体公司、第一个承接劳务输出,喜获“雄安第一标”,参与京雄城际铁路建设、动漫形象“福鹿娃”屹立雄县门户……2017年4月5日,雄安新区设立2个月后,中央企业首家进驻雄安新区的实体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建筑工程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与此同步的是,中铁十一局集团、中国铁建大桥局集团、中铁十六局集团、中铁十七局集团、中铁十八局集团、中铁建设集团等单位纷纷在雄安设立办事机构。

  2017年7月3日,容城县政府与中国铁建举行劳务用工对接签约仪式,首批30名农民工赶赴中铁十四局集团房山桥梁公司工作,标志着雄安新区首批农民工赴央企就业。目前,中国铁建正在积极推进雄安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规划方案已完成,努力为当地百姓就近充分就业提供多种可能。按照统一计划和安排,中国铁建陆续接收5500名雄安新区建筑工人,成为全国承接雄安劳务和人口疏解任务的急先锋和主力军。2017年11月,中铁十八局集团牵头组成联合体成功中标造林项目第5标段。“千年秀林”工程正在中国铁建人的手下变得绿意盎然。

  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被公认为“华北之肾”。除了植树造林,中铁十八局集团分别与科研院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防洪调蓄、引水灌溉、水污染治理等多个方面展开强强联合,以白洋淀水域治理先头兵的姿态,重塑湖水蓝和森林绿。2018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京雄城际于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中铁十九局集团承建京雄城际4标工程,线路全长13.8公里,其中固安特大桥跨廊(坊)涿(州)高速连续梁和固安东站路基填筑均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大跨度、墩顶转体等技术特色,成为全线创新和攻坚的重点。该项目建成后,从北京至雄安仅需30分钟。

  中交集团:深度参与京津冀交通、码头、流域治理

  2018年8月,由中交一公局集团、中交路建承建的北京“大七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至大兴段正式通车运营。全长38.2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该工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重点实施项目,项目建成通车后,标志着国家高速公路网在北京的最后一条“断头路”打通,对于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强化北京与河北等地交通联系,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京张高铁居庸关隧道全长3044米,于2018年9月实现隧道的贯通,对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展示中国高铁建设新成就具有重要意义。唐山堆场自动化码头项目,是振华重工承建继厦门、青岛、洋山之后打造的第四个自动化总承包码头。投产后,对于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中交集团深度参与京津冀流域治理、秀林项目、雄安新区唐河污水库治理项目,还京津冀一片净土。

  中国能建:建设精品工程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

  5年来,中国能建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了一座座精品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北京四大燃气热电中心。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华北院设计的华能北京热电厂新建燃气热电机组工程,是北京市2010年规划实施四大燃气热电中心最后一个项目,随着项目的投运,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城市。开展雄安新区能源发展规划研究。2017年4月,雄安新区正式设立。当年8月,受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能建旗下电规总院开始开展雄安新区能源发展规划研究依托雄厚的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实力,电规总院提出,从“绿色的能源”“韧性的能源”“智慧的能源”和“未来的能源”四个方面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能源系统,力争将雄安新区打造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友好、引领未来”的世界一流现代能源系统典范。目前,该研究已顺利结题,将为新时代城市能源系统建设提供全新的参考模式。

  中国铁物:全力保障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铁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全面推动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为北京新机场、京雄铁路、京唐铁路、京滨铁路等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招标代理、物资供应、运营维护等服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国铁塔:提升京津冀区域人民的信息通信体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重大项目多、标准高,政治意义大,中国铁塔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资源统筹优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协助京津冀区域环保部门治理雾霾,利用点多面广的通信铁塔的挂载优势,实施了“2+26”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管项目,完成了超过1000台pm2.5设备的部署;为环保部门提供“秸秆禁烧”环保监控信息化解决方案,建设的点位规模近5000个,为京津冀区域“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时两年,克服种种困难,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通信覆盖项目,实现了三家运营商、首信、正通网络信号的全面覆盖。中国铁塔还发挥统筹优势,高效高质实施完成了一批高铁、地铁的通信覆盖项目,提升了京津冀区域人民群众的信息通信体验。

  当前,中国铁塔正围绕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兴新机场、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等一批重大项目,与三家运营商协同做好通信覆盖规划,并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探索更经济、高效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高质量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编辑根据中国电科、中国石油、中国华电、国投、中国铁建、中交集团、中国能建、中国铁物、中国铁塔报送信息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