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他们的平凡,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彩
2018悄然远去
这一年
我用镜头定格了一张张普通的面孔
他们中有工人、农民、科技人员
文艺工作者、志愿者等
他们都是
在平凡而又特殊的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
一张疲惫的脸
让我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一张自信的脸
让我们感受到了坚守的毅力
一张笑容灿烂的脸
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温馨和生活的多彩
……
风雪铁路打冰人
每年1月初,尚未进入繁忙的春运,而铁路部门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却已经进入作业高峰期。从1月初开始,担负陇海铁路观音堂至硖石区段隧道群“打冰”任务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务段和供电段的职工,每天走进漆黑狭长的隧道,徒步检查线路道床、洞壁的结冰情况,实施打冰作业,消除设备病害和安全隐患。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让广大旅客平安回家,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英雄桥”上“秋千哥”
李玉斌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务段杨连第桥隧工区工长,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吊在离地40多米高的空中,对大桥的钢构架托架进行检修,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秋千哥”。
百姓“淘”戏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积极探索推行“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立足百姓文化需求,运用“互联网+”理念,采用“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模式,让群众根据意愿“淘”文化。
百年戏具之乡的变迁
河南省许昌市霍庄村制作戏曲头饰、胡须有上百年的历史,大多数村民都有加工戏曲、社火道具的技艺。近年来,利用互联网,霍庄村改变了以往小作坊、摆地摊的经营方式,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网上开店,快递企业也纷纷前来驻点。
返乡“的哥”的麦收情结
樊军亭是河南省西华县潘南村村民,从十几岁开始就帮着父母打理小麦,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2002年,樊军亭在同乡的带动下,到福建厦门做了一名“的哥”。十几年间,每到麦收时节,樊军亭都会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返回家乡收割家里的13亩小麦。
大地赠金
“三夏”时节,中原大地麦田满目金黄,位于河南省周口市的黄泛区农场麦收“会战”进入高峰。麦田里,机声隆隆,烟尘飞扬,一派丰收景象。
脱贫路上的“甜蜜”事业
席海水曾是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大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初,他加入当地一家种养殖合作社,免费得到6箱黑岩蜂,还接受了技术培训和上门指导,慢慢摸索到养蜂的门道。这份“甜蜜”的事业,成为席海水成功脱贫的重要支撑。
高温“烤”验下的车轮“诊疗师”
2018年7月25日,河南省郑州市的气温接近40摄氏度,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机车检修库房内,轮轴车间车轮组的26名火车头车轮“诊疗师”在挥汗如雨地作业。
烈日下的机车“体检”
暑运期间,中原地区连续出现高温酷暑天气。炎炎烈日下,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客运车间整备场上,“体检医生”们忙碌地对机车进行清洁、上砂、检查、保养、供电试验、故障维修等一系列作业,默默守护着暑运旅客的出行安全。
舞动无声世界的节拍
董晶晶是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一名舞蹈教师,在这个岗位上她已经工作了近10年。为了能和无声世界里的学生们沟通,董晶晶自学了手语。每次上课,每个动作她都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做示范,纠错误,学生们看着她打出的节拍来掌握节奏,年复一年的坚持,换来的是学生们艺术水准和专业水平的大幅提高。
“青山”育人
杜明伟曾是一名镇中学的教师,2009年,杜明伟在青山村小学任教了29年的父亲杜同升因病不能继续教学,眼看着村小学面临停课,杜明伟毅然说服了妻子白会娟,双双回到青山村小学接过父亲手中的教鞭,一干就是近10年。
铁路的“正骨疗伤”
从2018年8月20日起,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对瓦日铁路进行为期一月的“正骨疗伤”,进行线路捣固、稳定、打磨等综合整治,全面消除线路设备隐患,确保重载列车运行安全。
铁路线上的“蜘蛛侠”
随着列车密度不断增大,近年来京广线牵引供电系统负荷大幅增加,部分设备供电能力紧张。为确保京广线安全畅通,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对淇县、新乡、汤阴牵引变电所进行扩能改造。
心“醉”甲骨
考古学家刘一曼先后参加了两次甲骨文大发现,挖出的甲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
火车技师中的“女汉子”
贺慧玲是郑州机务段机车质检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到春运、暑运期间机车检修任务繁重时,她总能用“女汉子”特有的倔劲和细心,把好机车上线前的最后一道关,为列车运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生命种子”
2018年11月9日,志愿者毛先付、张明娅、崔志斌同时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三名血液病患者。至此,河南省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700例,达到701例。
棉农列车的“暖车人”
张军富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车辆段新乡运用车间的一名职工,已经工作了三十余年。每年十一月是到新疆采棉的河南棉农返乡的时候,张军富也开始了他围着锅炉转的工作——对棉农客车采暖系统进行检修与维护。
本文作者
李安(新华社河南分社摄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