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陈薇:26年与“毒”共舞 她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

2019-01-07 13:00:00
来源:央视网
字号

  央视网消息:陈薇是被习主席点赞过的“兵”。

  “习主席的殷切期望,是我迎难而上在医学尖端领域取得更大成绩的最大动力。”被习主席接见的那一幕,陈薇至今记忆犹新。

  陈薇常对战友说:“在生物防控的战场上,我们是一线中的一线!”

  陈薇强调的这“一线”关乎国家生物安全,关乎十几亿中国人口,甚至关乎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26年与“毒”共舞,陈薇和一批军队医学科研工作者一起,屡屡冒着生命危险,与各种足以致命的病原体短兵相接。

  炭疽、鼠疫、埃博拉……在生物领域,各种致病微生物,在战争时可能成为敌人手中的武器,而和平时期则可能是导致大规模疫情发生的罪魁祸首。

  陈薇的日常工作就是搞这些“魔鬼”课题研究。她一想到这些东西可能用于战争和恐怖袭击,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性后果,就对铸造“生物盾牌”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

  2003年“非典”疫情在我国爆发,陈薇为了和疫情抢时间、争速度,强忍负压缺氧的工作环境带来的身体不适,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进实验室之前,尽量不吃饭不喝水,有时还会使用成人尿不湿,就为了在实验室里待得时间长一些,出来的次数少一些。”

  最终,他们研发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在抗击SARS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因为每天都要与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陈薇与团队被单独隔离起来,她还要隐忍不能和家人团聚的辛酸。丈夫和4岁半的儿子只能从电视节目中看到陈薇,他们已经100多天没有见面。

  “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些都是你该做的”。

  2006年,大多数国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陈薇就敏锐觉察出:“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

  2014年,西非大规模爆发埃博拉疫情,一时间,世界谈“埃”色变。

  尽最大的努力走到非洲一线去!陈薇在这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虽然病毒走出了非洲,但是它的发源地,和以后主要肆虐的地方还是非洲。”2015年5月,陈薇团队走进了塞拉利昂,在当地开始了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二期临床试验。

  面对未知的危险,陈薇选择了主动走进志愿者中,查看疫苗接种情况。在塞拉利昂工作的间隙,陈薇还访问在那里的一家孤儿院。“当时有48个孩子,全部都是因为埃博拉夺去了亲人生命的孤儿,这让我们想把疫苗用在全世界人身上。”最终,陈薇在塞拉利昂的临床试验获得了成功,为疫区人民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我们特别自豪,在中非共同抗击埃博拉的日子里,我们贡献了我们的才智,使中国的疫苗走出去,实现在境外临床的零突破”。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响应习主席号召,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精准发力,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领跑者’,用科技的力量维护国家安全和守护人民健康。”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战斗力,陈薇觉得这是对她最大的褒奖。(来源:军事报道 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