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昔日贫困村财产增至50万倍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慧玲】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硕果累累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韩国《朝鲜日报》19日以观察中国南方一个村庄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描述了中国发展。
南岭村是《朝鲜日报》报道的主角,这个村庄坐落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根据报道的描述,1978年的夏天,这个村庄经常会发生一夜之间几十个村民消失不见的情况——被贫穷“魔咒”折磨的青年男女越过深圳江集体去香港。当时,在这个面积为4 的村庄,十家有九家是空房子,没有一名初中生和高中学生。该村庄只有134户家庭,576名村民,这些人的共同财产为7000元人民币。
40年后的今天,南岭村摇身一变成为“天下第一村”。村子的共同财产达35亿元,是之前的50万倍。当地村民纷纷变成规模为5亿元的第四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的股东。如今的南岭村包括外地人在内的常住人口达7.5万名。
南岭村的前书记张伟基说,“南岭村与香港为邻,这在决定改革开放的时候成为有利的条件。”《朝鲜日报》说,张伟基和村民过去40年的经历是中国改革开放旅程的缩影。
报道说,决定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以年平均9.5%、每8年经济规模翻一番的速度增长,40年后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主要国家。在此期间,近8亿人口摆脱贫困,出现了2亿人口的中产层,取得了世界经济史上史无前例的成就。
1982年,南岭村拿到了政府为建设经济特区征收土地的43万补偿金,当时村民并未分了这笔费用,而是将此用作发展的种子资金。他们相信只要把这些钱集中到一起,铺路、通电、修下水管道引进工厂,那么大家一起会生活得很好。《朝鲜日报》报道说,从引进电子零部件工厂开始,到了1986年,这里引进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资本在内的14家企业在当地办工厂。村子由此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换。工厂为南岭村带来多个工作岗位,那些“发誓不再回来”的青年男女也开始陆续回到家乡。
到了2014年,南岭村又开始面临其他的挑战。南岭村村民认为,在制造业费用急剧上涨的情况下,仅仅靠以制造业工厂为对象的“租赁金经济”无法保持持续增长。于是该村拒绝了已有工厂的租赁延长申请,开始逐渐淘汰低附加值价值的工厂,吸引生命科学风险投资等尖端初创公司到南岭村来。
到了2017年,当地居民将人均每年15万元的红利募集到一起,设立深圳首个农村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对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清洁能源、5G通信等第四产业领域进行了投资。
现任村书记张育彪认为,“到了改革开放50周年左右,我们将成为第四产业企业的大股东。”他还说,他的梦想就是带着村民在其投资企业的上市仪式上敲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