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呼和浩特 草原青城更宜居(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2018-12-02 09:43: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提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其实,今天的呼和浩特,更是一座高楼林立、经济活跃、文化繁荣、生态美好的现代化都市。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以“绣花功夫”经营城市管理,大力推动城乡均衡发展,“草原青城”日益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绣花功夫:城市管理更精细

  “没想到市里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力度这么大!如今生活环境越变越好。”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团结小区居住了30多年的刘香荣告诉记者。

  团结小区始建于1984年,居住着5907户、近两万名居民。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建平回忆说:“曾经的小区居民楼外围残破不堪,几十年未更换的门窗走风漏气,屋顶漏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层出不穷,小区内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群众意见大。”

  2011年起,呼和浩特市在全市范围开展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经过5年多改造,现在走进团结小区,道路干净整洁,楼房内外粉刷一新,家家户户水暖电供应完善,绿化、照明、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搬进了专业的便民市场,曾堆满垃圾的空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投入资金50多亿元对1755个、2327万平方米老旧住宅小区实施了改造,惠及居民约37万户、100多万人。2017年以来,呼和浩特通过推进“厕所革命”、餐厨垃圾整治、园林绿化和行道树栽植整治等,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目前,全市新建、改造、租赁公厕4200多座,基本实现步行500米就有一个公厕;233.4万余吨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87%。

  安居乐业:乡村振兴家园美

  “美生活欢乐祥和 好政策造福于民”,红红的对联贴在赛罕区黄合少镇美岱村郭明生新盖的砖瓦房房门两侧。

  郭明生一家原本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中。老伴患病无法劳动,小女儿上高中,一家的重担都压在郭明生身上,实在是没钱盖房。经过赛罕区实地勘察、商议、审批等程序之后,郭明生家的危房得到彻底改造。

  在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村,2011年以来,村民们陆续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土房,搬进了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的小区。“家里彩电、冰箱、电脑、电话、太阳能热水器都装上啦!”年过六旬的郝光银难掩激动之情。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分类分批对农村危房开展维修和改造。随着住房环境的逐步改善,村里的花栏围墙建起来了,中心广场绿起来了,垃圾转运站运行起来了……

  初冬,呼和浩特最低气温已降到零摄氏度以下,金河镇前白庙村科丰农业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一株株百合含苞待放,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往来。

  掀起门帘,热气裹挟着花香扑面而来,公司负责人段鹏飞正在忙着剪花、包花,包装后发往市区的花店销售。“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花卉不愁卖。乡村振兴让发展农业产业更有奔头,农村成了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发展更有信心了。”

  书香琴韵:引领文化新时尚

  “过去只能在图书馆里借书还书,如今有了‘鸿雁’读书卡,在新华书店里免费借阅,到附近的商场还书,真是太方便了。”正使用“鸿雁”读书卡办理借阅的市民徐闻霖高兴地说。

  “鸿雁悦读”计划以“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的合作模式,创建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读者只需办理一张卡,就能在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市民服务中心等网点实现通借通还,借阅图书由市图书馆买单。”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馆长张浩如说,“鸿雁悦读”计划从2017年11月启动到目前,共借出图书10万余册,还回8万余册,极大地提升了图书流通率。

  在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55岁的刘春杰正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钢琴。为丰富退休生活,她两个月前报名参加了群艺馆组织的公益文艺培训班,“在这里有专业老师免费指导,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学习,既充实又快乐。”

  在呼和浩特市的大中小学,和林格尔捏面人、剪纸、蒙古族皮雕画、布贴画等30多个“非遗”项目进入学生课堂。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书记张丽表示,中心通过传统文化节日主题活动、“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普及“非遗”知识与技能。

[责任编辑:张晓静]